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创办时间:1902 单位属性:985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江苏 南京市 相关行业:合成化学、化学药物、太阳能、软件、水污染治理

联系人:许尔杰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研究机构

  • 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机构等级: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领域:信息安全 研究方向:人机物融合的网构化和智能化软件新技术、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技术、未来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网络与泛在服务技术
    机构简介: 展开
    软件新技术与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已经全面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领域,在推动各行各业实施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的驱动、支撑和引领作用。江苏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初步展示出软件大省的潜力,但距离软件强省的目标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呈现出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品牌不多、外包业务领域较窄、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推动力。当前,在政府多年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江苏的软件产业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依托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实体和机制,面向江苏发展重大需求,聚集江苏计算机学科与产业化优势资源,围绕软件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包括人机物融合的网构化和智能化软件新技术、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分析技术、未来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移动网络与泛在服务技术、云计算与服务技术、软件生产线与领域建模技术、自然化信息服务与知识工程,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创新总体思路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为主体,聚集江苏在该学科的优势科研与技术创新人才,以培育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一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核心手段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为重点,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建设支撑我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的重要基地,利用、整合并盘活共建单位的资源,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问题驱动、目标导向的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支撑平台,提供面向市场、人才、企业的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培育服务,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软件产业结构调整、软件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引领。 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是:探索软件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构件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努力培育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通过问题驱动、目标导向的高水平科研提供全面的、基础性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提高科研院所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彻底解决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探索科研机制体制,转变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技术创新成果。 协同创新中心由软件新技术与产业化方面具有优势技术创新力量和资源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联合组建,打通产学研融通的所有环节,实现强强联合,形成软件新技术产业化协同创新高地。其中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科研院所主要包括:中国电子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骨干企业包括:南京联创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莱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德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

    机构等级: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领域:电力 研究方向:关键基础源材料、先进外延技术、高品质芯片与智能高效驱动技术、大功率封装技术、新型应用核心技术、先进节能电子器件技术
    机构简介: 展开
    由南京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为主要参与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电集团南京55所、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协同单位,共同组建了“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联合了我国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领域内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和江苏省该领域内主要企业单位,单位的选择涵盖了整个产业技术链,通过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形成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架构采用理事会、技术咨询委员会、联合主任、管理委员会、创新平台、技术组长、固定科研人员与课题流动研究人员以及学生这样的垂直整合科学配置,以六大技术创新平台(关键基础源材料、先进外延技术、高品质芯片与智能高效驱动技术、大功率封装技术、新型应用核心技术、先进节能电子器件技术)和一个标准研究与技术推广平台为主体支撑的模块结构。中心现已组建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包括固定研究人员108人、设备保障及科研服务人员12人、研究生250名,流动博士后和流动课题研究人员采用按需聘任。 中心设立中心联合主任7名、16个研究方向共26个技术组长,每个研究方向固定人员4-6名,为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高度协同创新,根据实际合作需要,不少研究方向采用了双组长负责制。中心理事会为中心最高决策机构,由各参加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对全体成员单位负责。理事会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重大政策制定、聘任技术委员会、聘任中心联合主任,为中心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保障。中心实行联合主任负责制,中心联合主任通过其下属管理委员会执行理事会的各项决策、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联合主任及管理委员会将围绕以推动“高效率、高品质、高可靠、低成本”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器件技术为核心任务,参考技术委员会的建议负责制定中心的战略规划和研究方向、统筹安排平台研究任务、组织重大项目申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编写年度报告和接受评估等。中心体制机制以实现组织管理、研究人员、学生培养、科研组织、资源成果五个方面的高效协同为核心,打破传统纵向人事管理模式,汇聚各单位优质资源、着力建立起任务牵引的横向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成果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中心实行研究生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共同培养机制,实行高校教师、企业高级人才互聘、资源共享机制。
  • 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机构等级: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领域:生态保护 研究方向:季风气候系统变化
    机构简介: 展开
    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在南京大学培育、2013年获得江苏省政府认证,是我国第一个获得政府支持的专门从事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前沿型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汇聚了国内7所大学和4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优秀骨干人才,致力于解决季风气候系统变化的规律、机理、预测、影响和人类适应等重大科学问题,为未来10-30年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目标任务主要包括: 1)建立和健全协同体内的资源共享和保障体系; 2)围绕关键方向凝聚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在几个重要方向初步形成持续稳定的研究队伍; 3)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在1-2个核心方向上获得重大标志性成果; 4)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交决策建议和咨询。
  • 江苏省物流技术工程中心

    江苏省物流技术工程中心

    机构等级:江苏省工程中心
    研究领域:物流仓储 研究方向: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
    机构简介: 展开
    江苏省物流技术工程中心是江苏省政府为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依托南京大学,建在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的江苏省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行业的唯一省级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的主要宗旨是以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导向,对具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技成果进行后续的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开发研究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促进技术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共性技术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工程中心按照国际研究机构先进管理模式,由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科研机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知名物流企业等物流专家组成技术与管理委员会进行决策管理。技术与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规划研究方向、建立管理模式,使中心的各项工作在短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工程中心集“产学研”于一体,与江苏移动通信、惠普、香港易宝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担了五星电器集团、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公司、扬子石化公司等企业的物流规划、设计、技术开发、人员培训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程中心所依托的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为全国物流工程硕士点牵头单位,并得到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管理协会合作培养国际物流师的授权;致力于培养理论实践并重的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包括博士后、博士、硕士等);同时在物流与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和工程管理项目、各类企业信息化、自动化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绩:如江苏省交通厅物流规划、齐鲁石化、南钢有关物流设计、润扬大桥项目管理、扬子石化部分厂区实时物流和生产管理系统、大庆油田电厂、深能源妈湾电厂、南通天生港发电公司的实时生产管理和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得到用户的好评。   工程中心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将积极创造条件,吸收和接纳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携带成果来实现成果转化、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和试验。工程中心的合作成员企业以及接纳中心成果的其它企业,可派人参加中心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化工作。工程中心注意吸收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并积极吸收有成就的留学回国、进修人员到工程中心参加研究开发工作。
  • 江苏省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机构等级:江苏省工程中心
    研究领域:通信 研究方向:智能光纤、无线通信系统
    机构简介: 展开
    南京大学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创建于2002年5月,由一批国内外从事光通信工程与技术研究的中青年专家组成。是国家“985”工程和南京大学的重点支持单位,也是“江苏省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目前,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已建立了一个拥有3000平方米的先进的光电器件与通信系统实验室,承担了“低成本DWDM系统光通道性能在线分析模块”、“聚合物波导电光调制器”、“智能光纤配线系统”、“城局网用光无线通信系统”等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江苏省信息化专项基金等二十多项项目的研究工作,申请和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光通信网络的健康安全监控及应急管理系统”获200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快速以太网光无线通信系统”、“光功率快速检测模块及手持式光功率计”等4项成果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 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保持着与国际知名大学和公司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2006年起,将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中心还和美国安捷伦公司合作,成立了南京大学-安捷伦联合通信实验室。
  •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生态保护 研究方向:地球化学、水文学与水资源
    机构简介: 展开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5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其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实验室依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与“水文学与水资源”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为主体,以表生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为特色和优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球环境变化的科学前沿,开展“地球关键带”过程与机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总体定位是:研究关键带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特征,观测从矿物-水界面反应到全球范围的变化,阐明物质的释放-迁移-转化(循环)的控制机理以及在维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天文资料分析和计算物理
    机构简介: 展开
    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在“天文资料分析和计算物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充分发挥天文系原有的学科优势,推动天体物理、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发展,逐步形成强有力的学术团队,取得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和进展,同时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此外,建设开放的“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南京大学与兄弟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共享、合作和交流,为探索高校与科学院联合培养人才和科研合作提供平台。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 包括原“天文资料分析和计算物理国家专业实验室”、 太阳塔实验室和“天文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有科研人员约2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教授16人,副教授7人,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14人,其中包括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人。以年青教师为主体的团队在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 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科研基金约1200万元。在太阳活动的观测和研究、超新星爆发的产物、γ射线暴能源机制及其余辉、行星系统动力学等研究方向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80余篇,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 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分子、细胞、器官调控机制、潜在靶标发现
    机构简介: 展开
    “模式动物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旨在综合应用小鼠等模式生物,完善基因组改造及疾病模型分析等核心技术,在分子,细胞,器官和个体水平对重大疾病的发病机理,调控机制和潜在靶标发现等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期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实验室的定位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紧密衔接,不仅符合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疾病防治优先主题及前沿技术中的靶标发现技术研究内容,同时和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中“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等相互掺透。 实验室在过去5年中基本实现了遗传、细胞、发育、生物信息和基础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建立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小鼠基因组改造技术服务平台,获批了科技部唯一认定的国家级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也获批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在此基础上,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一个引领国内模式动物研究、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模式动物研究团队,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疾病模型研究成果。同时,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我们和上百个国内外实验室开展了合作,全面推动了我国模式动物,特别是小鼠疾病模型的研究。 实验室的5个代表性研究成果和设定的研究方向完全一致,其核心就是在发展模式动物基因组改造新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建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疾病动物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阐明参与多种重大疾病发生的信号网络调控等发病机制,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小鼠疾病模型技术服务和资源平台,整体提高了我国的功能基因组和疾病模型研究水平。 实验室管理采用学术委员会咨询、教授委员会管理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实验室最高权力机构为教授委员会。教授委员会成员分别负责科研、仪器、研究生等事项;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确定实验室研究方向,审定实验室开放课题,评价实验室研究成果等。实验室主任职责主要为聘任课题组长及行政管理人员,处理实验室日常行政及学术事务,组织开放合作基金的审查。实验室主任同时负责准备年度报告。
  • 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机构等级: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研究领域:大气污染防治 研究方向:大气复合污染机理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陆-气相互作用
    机构简介: 展开
    南京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The 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JirLATEST)是由南京大学与北欧著名学府赫尔辛基大学基于两校大气与地球科学领域传统优势,为满足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符淙斌教授与芬兰科学院院士、赫尔辛基大学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库马拉教授共同发起的开展双边合作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实验室成立于2015年4月,并于同年12月获教育部正式立项建设,是南京大学申报的首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在观测平台建设、大气复合污染机理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陆-气相互作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前沿性的科研成果,特别在大气复合污染机理方面的相关研究,为中国大气灰霾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在气溶胶-云相互作用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联合实验室的优秀表现还极大提升了南京大学大气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对南京大学大气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知识服务、信息处理与检索、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
    机构简介: 展开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建立于2014年,由南京大学与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所共同建设。 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前期基础为成立于1994年的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主要立足于信息管理与知识服务、信息处理与检索,信息分析与科学评价等研究以及相关软件开发,在本学科领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多年来,重点实验室及其前身注重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现代化技术的研究和教学,不断吸取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将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信息资源的处理;借助数学理论、超文本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检索算法的研究;采用数据仓库思想建立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引入联机分析处理对引文索引进行的多维分析处理。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及其前身先后承接十数项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和企业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国外(SCI、EI、ISTP)和国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有关著作10余部,多次获得教育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南京大学优秀成果等奖励。 目前,重点实验室由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鹰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苏新宁教授为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专兼职研究人员近50人。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整合与规划、知识关联技术、数据分析理论、知识服务技术等,将重点突出大数据环境下的知识服务,实验室将联合有关企事业单位,建立示范性相关数据平台、技术平台、服务平台,促进有关应用和技术的转化和推广。 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每年还将提供数据和设备平台,设立开放课题供国内外广大学者共同参与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的研究。 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研究情报学前沿课题,提升科研水平,一方面扩大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另一方面,将继续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信息管理专家和人才,把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机构。
  •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检测仪器 研究方向:物理声学、非线性声学、强声学、光声信息科学与技术、光声生物医学成像与检测、功能材料的光声效应、声学超常介质材料、超声物理及声人工结构
    机构简介: 展开
    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4年,由魏荣爵教授创建的国内首个声学教研室,1978年经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扩建为声学研究所,是我国高校中主要的声学教学和科研基地,拥有国内唯一的声学本科专业和国家重点学科。首任所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荣爵教授,继任所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淑仪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程建春教授,现任所长为邱小军教授。目前全所拥有教师36人,其中正副教授2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 现代声学具有极强的交叉性与延伸性,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部分学科发生了交叉,形成了一系列诸如医学超声学、生物声学、海洋声学、环境声学等新型独特的交叉学科方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南京大学声学所主要研究方向有:物理声学、非线性声学、强声学、光声信息科学与技术、光声生物医学成像与检测、功能材料的光声效应、声学超常介质材料、超声物理及声人工结构、超声换能器、声表面波与固体界面声学、超声电子学、医学超声、电声学、建筑声学、通信声学、噪声控制等。 近年来,南京大学声学所先后承担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子项目1项、国家“973工程” 项目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和面上基金项目30余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0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项目和其他部委项目数十项。其中,程建春课题组在声能流控制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0年的《Nature Materials》上。Physical Review Focus以及Nature New作为Research Highlights报道了该工作。 南京大学声学所在应用声学和声学技术开发方面的实力有显著增强,在光声检测、超声测井、生物样品超声处理、声表面波通信器件、有源抗噪设备与器件、扬声器CAD技术、厅堂系统设计、音频数字化测量仪器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南京大学声学所建有声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从本科到博士、博士后各层次的声学人才培养系列,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声学家,目前在读本科生100余人、研究生70余人,博士生30余人,并与美、澳、日、德、比、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南京大学声学所自成立以来,得到教育部、科技部和江苏省政府的大力资助,尤其在南京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声学研究所整体科研教学环境得到大大改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学术气氛浓厚、科研设备先进、国内一流、国际著名的声学研究基地,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领域:环境监测 研究方向:中尺度锋面动力学、边界层动力学、强对流系统动力学
    机构简介: 展开
    南京大学蒙民伟楼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雄厚的中尺度气象学研究基础,是我国最早专门从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的机构之一。实验室前身为中尺度灾害性天气国家专业实验室,于1991年由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投资45万美元,南京大学配套投资81万元人民币建成。1996年6月通过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验收,开始对外开放。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实验室搬迁至现址南京大学蒙民伟楼23楼,环境和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同年顺利通过第一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此后,通过国家985工程二期、211工程二期,先后投入了人民币980万元和160万元,对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进行了进一步建设。2009年11月,再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目前,实验室已成为我国专门从事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国内外大气科学界享有盛誉。目前固定在编人员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2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各1名,中国气象学会“涂长望”青年科技奖1名,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名。 实验室在中尺度锋面动力学、边界层动力学、强对流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富有特色的、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此同时,实验室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处理软件开发和研制等应用研究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与国内有关单位合作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该雷达已在北京市气象局投入业务使用,在首都北京的一些重大政治、经济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该成果荣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实验室成员积极参加国家大气科学的重要研究项目研究。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了(含共同承担)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攀登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基金1项,其他基金及横向合作项目多项。近五年,实验室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省部级科学进步一等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等多项。 实验室在完成这些研究任务的同时,积极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中尺度气象人才、青年学术骨干。近五年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一批博士、硕士、博士后名,外国留学博士生。 多年来实验室与国内外的一些重要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扩大了本实验室在国际上的影响。从1995年至今先后来实验室短期访问和讲学的国内外科学家达56人次,其中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大学Blumen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张大林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 Boyd教授、法国国家动力气象实验室Talagrand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水圈和大气圈研究所所长田中浩教授、武田乔南教授,韩国汉城大学大气科学系李东奎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风暴预测研究中心薛明博士、亚利桑拉大学气象系曾旭斌博士,美国大气科学研究中心邹晓蕾博士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中尺度气象学研究方面的学者和教授。实验室成员伍荣生教授(院士)、葛文忠教授和赵鸣教授先后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从事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谈哲敏教授 1998年赴日本FRSGC进行合作研究。 实验室近期研究的主攻方向:重点开展影响我国的重大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的监测、成因、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建立"东亚灾害性天气系统"理论体系,从而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决策服务。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为:(1) 灾害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展、演变的动力学机理及其有关的物理过程研究。(2) 中尺度数值模式研制及其模拟研究。(3)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定量降水预报理论及方法研究。(4) 灾害性中尺度天气系统的遥测理论和技术研究。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到第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