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创办时间:1902 单位属性:985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江苏 南京市 相关行业:合成化学、化学药物、太阳能、软件、水污染治理

联系人:许尔杰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

    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

    机构等级: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领域:电力 研究方向:关键基础源材料、先进外延技术、高品质芯片与智能高效驱动技术、大功率封装技术、新型应用核心技术、先进节能电子器件技术
    机构简介:
    由南京大学牵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半导体照明科技促进中心为主要参与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电集团南京55所、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协同单位,共同组建了“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联合了我国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领域内主要高校、科研院所和江苏省该领域内主要企业单位,单位的选择涵盖了整个产业技术链,通过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形成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架构采用理事会、技术咨询委员会、联合主任、管理委员会、创新平台、技术组长、固定科研人员与课题流动研究人员以及学生这样的垂直整合科学配置,以六大技术创新平台(关键基础源材料、先进外延技术、高品质芯片与智能高效驱动技术、大功率封装技术、新型应用核心技术、先进节能电子器件技术)和一个标准研究与技术推广平台为主体支撑的模块结构。中心现已组建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包括固定研究人员108人、设备保障及科研服务人员12人、研究生250名,流动博士后和流动课题研究人员采用按需聘任。 中心设立中心联合主任7名、16个研究方向共26个技术组长,每个研究方向固定人员4-6名,为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高度协同创新,根据实际合作需要,不少研究方向采用了双组长负责制。中心理事会为中心最高决策机构,由各参加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对全体成员单位负责。理事会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的组建、重大政策制定、聘任技术委员会、聘任中心联合主任,为中心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保障。中心实行联合主任负责制,中心联合主任通过其下属管理委员会执行理事会的各项决策、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联合主任及管理委员会将围绕以推动“高效率、高品质、高可靠、低成本”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器件技术为核心任务,参考技术委员会的建议负责制定中心的战略规划和研究方向、统筹安排平台研究任务、组织重大项目申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编写年度报告和接受评估等。中心体制机制以实现组织管理、研究人员、学生培养、科研组织、资源成果五个方面的高效协同为核心,打破传统纵向人事管理模式,汇聚各单位优质资源、着力建立起任务牵引的横向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成果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中心实行研究生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共同培养机制,实行高校教师、企业高级人才互聘、资源共享机制。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