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6603]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管控与服务系统开发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公路运输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处于城市化、现代化和交通机动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交通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交通拥堵、市民出行体验差已成为交通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中国大部分城市建设了智能交通系统,但存在交通信息检测和交通状态判别不准,智能联网联控能力不足,设备难以持续可靠运行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提升运输效率、节能减排的整体效果,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产业化存在明显障碍。
该项目突破行业内多项技术难题,在交通状态判别、单路口高峰拥堵解锁、控制策略自生成、设备降效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研究,形成了从拥堵发现、交通调控到运行保障的成熟技术体系,并实现了产业化。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融合定点检测、过车、信号控制、互联网众包等数据的精细化交通状态判别技术。突破城市级海量交通流实时采集与精细化路况判别、基于过车大数据的旅行时间计算、互联网交通数据众包采编校验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适应不同道路等级和数据类型的路况判别模型,实现了红黄绿路况和拥堵长度的精细化判别,构建了符合市民出行感受的客观拥堵评价体系,为交通管理者更好地指挥提供决策依据,为出行者选择合理出行路线提供参考,提高了路网整体通行效率。
2)基于多元检测的拥堵自动解锁和多目标多策略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类型、多断面多检测器路段排队长度的拥堵自动解锁控制算法技术,实现了基于多目标多策略拥堵区域交通需求控制,解决了传统信号控制在智能交通控制中过饱和状态无针对性解决方案的行业难题。
3)交通检测设备运行效果下降分析(检测设备降效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交通检测设备降效评估方法,该技术通过获取交通检测设备当前检测周期内的检测数据、历史检测周期内的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交通数据评估所述交通检测设备在所述检测周期内是否存在降效问题。
该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8项,在国内期刊、会议发表论文4篇。
基于该项目技术成果,海信开发了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系列软硬件产品,并先后应用到青岛、深圳、贵阳、江门、西宁、兰州、佛山、威海、烟台等多个大中型城市,应用效果显著。2014-2016三年内,实现新增销售额175424.34万元,新增利润29848.14万元,新增税收14165.77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推广应用,有助于降低行车成本、减少出行时间,缓解城市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同时具有较大的产业链发展推动作用,能很好带动交通大数据、信息网络、智能交通等相关产业技术与装备的发展。
该项目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处于城市化、现代化和交通机动化进程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交通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交通拥堵、市民出行体验差已成为交通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中国大部分城市建设了智能交通系统,但存在交通信息检测和交通状态判别不准,智能联网联控能力不足,设备难以持续可靠运行等问题,导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提升运输效率、节能减排的整体效果,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产业化存在明显障碍。
该项目突破行业内多项技术难题,在交通状态判别、单路口高峰拥堵解锁、控制策略自生成、设备降效分析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创新研究,形成了从拥堵发现、交通调控到运行保障的成熟技术体系,并实现了产业化。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融合定点检测、过车、信号控制、互联网众包等数据的精细化交通状态判别技术。突破城市级海量交通流实时采集与精细化路况判别、基于过车大数据的旅行时间计算、互联网交通数据众包采编校验等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适应不同道路等级和数据类型的路况判别模型,实现了红黄绿路况和拥堵长度的精细化判别,构建了符合市民出行感受的客观拥堵评价体系,为交通管理者更好地指挥提供决策依据,为出行者选择合理出行路线提供参考,提高了路网整体通行效率。
2)基于多元检测的拥堵自动解锁和多目标多策略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类型、多断面多检测器路段排队长度的拥堵自动解锁控制算法技术,实现了基于多目标多策略拥堵区域交通需求控制,解决了传统信号控制在智能交通控制中过饱和状态无针对性解决方案的行业难题。
3)交通检测设备运行效果下降分析(检测设备降效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大数据的交通检测设备降效评估方法,该技术通过获取交通检测设备当前检测周期内的检测数据、历史检测周期内的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根据获取到的所述交通数据评估所述交通检测设备在所述检测周期内是否存在降效问题。
该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8项,在国内期刊、会议发表论文4篇。
基于该项目技术成果,海信开发了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智能交通管控系统系列软硬件产品,并先后应用到青岛、深圳、贵阳、江门、西宁、兰州、佛山、威海、烟台等多个大中型城市,应用效果显著。2014-2016三年内,实现新增销售额175424.34万元,新增利润29848.14万元,新增税收14165.77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推广应用,有助于降低行车成本、减少出行时间,缓解城市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同时具有较大的产业链发展推动作用,能很好带动交通大数据、信息网络、智能交通等相关产业技术与装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