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付岩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一种酶切概率辅助的肽段可检测性预测方法,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研发的一种蛋白质组学中预测肽段被质谱检测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在自底向上蛋白质组学中,蛋白质首先被酶解成肽(较短的氨基酸序列),后者再被质谱仪检测分析。但是,质谱检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表现在:有些肽能被检测到,有些肽检测不到。这种随机性给蛋白质组实验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该方法采用融合肽酶切概率的肽可检测性预测策略,基于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肽可检测性预测。该方法首先根据酶切位点周边的氨基酸序列预测酶切位点概率,进而计算肽的酶切概率,然后联合其它587种肽序列和物化属性预测肽可检测性。
技术参数:
预测精度提高10.3%-34.7%
投资规模:
10万-100万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