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1320352]山楂叶提取物类脂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食品饮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山楂叶提取物类脂体制备工艺的研究”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课题;合同编号:吉教科合字[2014]第88号;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2015年。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山楂叶提取物为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提取物(396页),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的干燥叶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改善冠脉血流量、强心、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能够有效保护并修复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以山楂叶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益心酮片已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1402页),对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目前市场上已有山楂叶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包括片剂、软胶囊、滴丸和分散片,但市售益心酮片存在体内滞留时间短,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并且给药频繁,病人顺应性较差的缺点,因此本研究将山楂叶提取物制备成类脂质体滴丸,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本课题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及正交试验法优化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混悬液制备工艺:载体与药物比值为1︰0.75,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为1︰0.8,水合温度为60℃,水合介质pH值为7.4,超声时间15min,水合时间10min。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以PEG4000作为药物载体,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2︰1作为冷凝剂,载体与药物比值为1︰5,滴距5cm,熔融温度80℃。本项目还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与市售的益心酮片进行药效学比较试验,表明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能够抑制心肌三酶和MDA的产生,升高SOD含量,起到保护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对治疗心肌缺血有明显的疗效,与益心酮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性能指标:①完成山楂叶提取物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②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混悬液及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③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混悬液及粉末的质量评价;④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成型工艺研究;⑤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质量评价;⑥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与市售益心酮片主要药效试验比较研究;⑦完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1)山楂叶提取物类脂体与益心酮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药效的比较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 2014,20(2):140-143;(2)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体外释药特征,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6(30):1009-1010;(3)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14,39(12);(4)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5,26(1):96-98。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研究采用类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包裹山楂叶提取物,进一步制备成滴丸,并进行工艺验证和质量评价,为下一步产业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与益心酮片比较,进行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药效比较试验研究,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性,延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的作用,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明显改善了市售益心酮片的上述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将山楂叶提取物制备成类脂质体滴丸,该工艺条件适合大工业生产,比较容易控制、效率高、步骤简单,本研究技术较为成熟。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类脂质体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化妆品及药品中;本课题由于经费有限,未能完成药代动力学及全部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因此不能将其成果转化。 (6)历年获奖情况:无。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山楂叶提取物类脂体制备工艺的研究”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课题;合同编号:吉教科合字[2014]第88号;研究起止时间为2014年~2015年。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山楂叶提取物为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提取物(396页),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的干燥叶经加工制成的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改善冠脉血流量、强心、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能够有效保护并修复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以山楂叶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益心酮片已收录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1402页),对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目前市场上已有山楂叶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包括片剂、软胶囊、滴丸和分散片,但市售益心酮片存在体内滞留时间短,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不能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并且给药频繁,病人顺应性较差的缺点,因此本研究将山楂叶提取物制备成类脂质体滴丸,以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顺应性。本课题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及正交试验法优化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混悬液制备工艺:载体与药物比值为1︰0.75,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的摩尔比为1︰0.8,水合温度为60℃,水合介质pH值为7.4,超声时间15min,水合时间10min。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以PEG4000作为药物载体,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2︰1作为冷凝剂,载体与药物比值为1︰5,滴距5cm,熔融温度80℃。本项目还采用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与市售的益心酮片进行药效学比较试验,表明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能够抑制心肌三酶和MDA的产生,升高SOD含量,起到保护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对治疗心肌缺血有明显的疗效,与益心酮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性能指标:①完成山楂叶提取物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②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混悬液及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③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混悬液及粉末的质量评价;④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成型工艺研究;⑤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质量评价;⑥完成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与市售益心酮片主要药效试验比较研究;⑦完成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1)山楂叶提取物类脂体与益心酮片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药效的比较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 2014,20(2):140-143;(2)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及体外释药特征,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6(30):1009-1010;(3)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14,39(12);(4)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5,26(1):96-98。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研究采用类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包裹山楂叶提取物,进一步制备成滴丸,并进行工艺验证和质量评价,为下一步产业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与益心酮片比较,进行山楂叶提取物类脂质体滴丸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药效比较试验研究,能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毒性,延长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的作用,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明显改善了市售益心酮片的上述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将山楂叶提取物制备成类脂质体滴丸,该工艺条件适合大工业生产,比较容易控制、效率高、步骤简单,本研究技术较为成熟。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类脂质体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化妆品及药品中;本课题由于经费有限,未能完成药代动力学及全部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因此不能将其成果转化。 (6)历年获奖情况:无。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