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光临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创办时间:1951 单位属性:资料待完善 所在地区:四川 成都市 相关行业:生物医药

联系人:滕建旭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 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省级 研发人员:25人 研究领域:动植物新品培育,家畜良种胚胎育种 研究方向: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机构简介:
    实验室具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科研积淀,依托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遗传学、生态学三个研究生专业,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分别在1990年、1999年被批准为国家民委和四川省重点学科。实验室目前已成为特色鲜明的青藏高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中心。
         实验室的总体定位是立足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遗传资源,结合国家需求和国际相关学科前沿,研究高寒草地畜禽资源的种质特性、品种改良和开发利用,旨在有力地推动我国动物遗传育种的发展,为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实验室包括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细胞及胚胎工程学、现代动物育种学等4个分室,实验用房约2600m2,设备价值1600余万元。
         实验室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3人;其中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博士15人,留学回国人员10人。在读研究生60余名。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①青藏高原动物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②青藏高原动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③青藏高原动物育种与繁殖研究。
         根据研究方向,实验室立足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遗传资源,结合国家需求和相关学科前沿的发展态势,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
         ①牦牛、藏绵羊等家畜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特性研究;
         ②牦牛品种和品质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
         ③牦牛高原生态适应性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
         ④牦牛体外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胚胎性别鉴定和保存、体细胞克隆等方面的研究;
         ⑤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综合集成、示范研究。
         50多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牦牛的研究一直是实验室的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1963年就编著了中国第一本牦牛研究的著作──《中国牦牛研究》,上世纪70年代首次进行了系统的牦牛遗传资源调查,发现了世界上体型最大、肉用性能好、毛绒产量高的优秀牦牛品种──九龙牦牛;将中国牦牛分为青藏高原型和横断高山型2个类型;在牦牛种间杂交改良中,提出了“一代奶用,二代肉用”的改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