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988579]焦炉用混合煤气加热数学模型研究及在优化串级调控中的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教育休闲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结合焦炉热工、炉体结构和炼焦热过程特性,提出了基于炼焦过程动力学和热工流体力学,适用于焦炉计算机加热的一系列模型与相关数学模型,根据济钢5#焦炉生产特点,实施了炼焦专家经验和煤炭化理论于一体的火道温度与加热煤气压力(流量)、煤气压力(流量)与空气量串级调节的控制系统。针对国内外已有技术存在的前馈控制技术中的控制滞后现象,以及测点多,对一次仪表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问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因而在线测点少时,必需人工输入较多的数据等问题;反馈控制技术中需事先确定一个初始供热量或加热煤气流量的经验值,实施时不断调整,且有较大的滞后现象,容易产生超调现象的问题,项目总体控制方案为”二前馈二反馈一监控”相结合的优化串级调控(供热量前馈、分烟道吸力前馈;炉温反馈、目标温度反馈;分烟道含氧量监测),同时考虑了结焦时间变动时的以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案,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前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技术。该项目自200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系统运行平稳,焦炉生产正常,焦炭质量得以稳定和提高。焦炉炉温安定系数达0.82(红外线测温)以上,平均炉温波动小于3℃,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特级焦炉水平。系统节能明显,平均节约煤气4.1%,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现正在济钢1#、2#新建焦炉上进行推广应用。
该项目结合焦炉热工、炉体结构和炼焦热过程特性,提出了基于炼焦过程动力学和热工流体力学,适用于焦炉计算机加热的一系列模型与相关数学模型,根据济钢5#焦炉生产特点,实施了炼焦专家经验和煤炭化理论于一体的火道温度与加热煤气压力(流量)、煤气压力(流量)与空气量串级调节的控制系统。针对国内外已有技术存在的前馈控制技术中的控制滞后现象,以及测点多,对一次仪表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高的问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因而在线测点少时,必需人工输入较多的数据等问题;反馈控制技术中需事先确定一个初始供热量或加热煤气流量的经验值,实施时不断调整,且有较大的滞后现象,容易产生超调现象的问题,项目总体控制方案为”二前馈二反馈一监控”相结合的优化串级调控(供热量前馈、分烟道吸力前馈;炉温反馈、目标温度反馈;分烟道含氧量监测),同时考虑了结焦时间变动时的以模糊控制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方案,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前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技术。该项目自200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系统运行平稳,焦炉生产正常,焦炭质量得以稳定和提高。焦炉炉温安定系数达0.82(红外线测温)以上,平均炉温波动小于3℃,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特级焦炉水平。系统节能明显,平均节约煤气4.1%,为企业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现正在济钢1#、2#新建焦炉上进行推广应用。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