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67433]抗菌新药P20512-5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药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抗菌药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历经10年的研究成果。分子结构仿生合成,分子主结构只含碳[C]、氢[H]、氧[O]元素,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磷[P]、氯[Cl]等。对人体为无毒化合物,结构确定不会产生异变、致突变作用。该抗菌药以抗真菌为主,同时又有抑抗细菌作用,经科技成果查新报告,是国际首创性新抗菌药,亦是首创性研究成果。该抗菌药研究是根据从毛莨科植物中提取物的分子结构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作为本药的雏型,作为防生生物工程进行人工合成,这是根据国际上新药发展方向,即从天然植物拟性分子为基础,经深入研究后,根据分子结构与药效间的构效关系,对分子进行改性,而获取了这种新型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即是P20512-5的新药(拟原白头翁素)。经离体对植物抗真菌、细菌已进行大田实验,正进行人体抗真菌试验,这是一种具有首创性高效、安全、经济、广谱性的农药。本抗菌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药的雏型来自天然植物,由于已掌握了这种天然植物分子结构与性能,在大规模生产中,可人工进行模拟合成而不必再由天然植物中提取,因而原料来源是不成问题。新药特点无毒高效是国际新药的发展方向,也是该药的特点特点一:①抗菌活性高,在植物抗菌试验中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抗菌药是除虫菊酯。但药效有限。作为防治水稻的白叶枯病和小麦赤霉病主要杀菌剂为“叶青双(噻枯唑)”和多菌灵,该药已超过上述国际通用杀菌剂,又属无毒新药。根据离体与对植物抗菌的大田生物试验表明,P20512-5的生物活性比“叶青双”高数倍。②应用广,即广谱性好,不仅可治水稻白叶枯病,而且,可用于防治小麦的“麦亦霉病”,优于国际上最常用的“多菌灵”抗菌药。这是一药多用,广谱性好。③用量少,十分经济,该抗菌药由于药效高,用药浓度低,植物抗菌时只要用50-1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即可。人体用药一般为2%左右。④P20512-5抗菌药其分子结构简单,只含C、H、O三元素,大大不同于有毒性的有机磷药。因而P20512-5是无毒抗菌药(超大剂量例外)。特点二:人体外用,皮肤抗真菌药试验后,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效果。效益分析:该药生产设备主要为反应釜、萃取器、减压蒸馏、催化塔、干燥系统及检测制备。设备总投资约800万元(不含技术费,厂房、土地、流动资金、报批费等),主要原料国内均有生产。产量的经济平衡点为25吨/年产量。年产量为100吨/年,全部销售后,1.5-2年即回收全部投资。该产品生产时无环境污染,仅每天有3吨稀硫酸排出,此稀酸可作为蛋白饲料提取用料,也可蒸馏浓缩回收利用。
该抗菌药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历经10年的研究成果。分子结构仿生合成,分子主结构只含碳[C]、氢[H]、氧[O]元素,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有机磷[P]、氯[Cl]等。对人体为无毒化合物,结构确定不会产生异变、致突变作用。该抗菌药以抗真菌为主,同时又有抑抗细菌作用,经科技成果查新报告,是国际首创性新抗菌药,亦是首创性研究成果。该抗菌药研究是根据从毛莨科植物中提取物的分子结构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作为本药的雏型,作为防生生物工程进行人工合成,这是根据国际上新药发展方向,即从天然植物拟性分子为基础,经深入研究后,根据分子结构与药效间的构效关系,对分子进行改性,而获取了这种新型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即是P20512-5的新药(拟原白头翁素)。经离体对植物抗真菌、细菌已进行大田实验,正进行人体抗真菌试验,这是一种具有首创性高效、安全、经济、广谱性的农药。本抗菌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药的雏型来自天然植物,由于已掌握了这种天然植物分子结构与性能,在大规模生产中,可人工进行模拟合成而不必再由天然植物中提取,因而原料来源是不成问题。新药特点无毒高效是国际新药的发展方向,也是该药的特点特点一:①抗菌活性高,在植物抗菌试验中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抗菌药是除虫菊酯。但药效有限。作为防治水稻的白叶枯病和小麦赤霉病主要杀菌剂为“叶青双(噻枯唑)”和多菌灵,该药已超过上述国际通用杀菌剂,又属无毒新药。根据离体与对植物抗菌的大田生物试验表明,P20512-5的生物活性比“叶青双”高数倍。②应用广,即广谱性好,不仅可治水稻白叶枯病,而且,可用于防治小麦的“麦亦霉病”,优于国际上最常用的“多菌灵”抗菌药。这是一药多用,广谱性好。③用量少,十分经济,该抗菌药由于药效高,用药浓度低,植物抗菌时只要用50-1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即可。人体用药一般为2%左右。④P20512-5抗菌药其分子结构简单,只含C、H、O三元素,大大不同于有毒性的有机磷药。因而P20512-5是无毒抗菌药(超大剂量例外)。特点二:人体外用,皮肤抗真菌药试验后,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效果。效益分析:该药生产设备主要为反应釜、萃取器、减压蒸馏、催化塔、干燥系统及检测制备。设备总投资约800万元(不含技术费,厂房、土地、流动资金、报批费等),主要原料国内均有生产。产量的经济平衡点为25吨/年产量。年产量为100吨/年,全部销售后,1.5-2年即回收全部投资。该产品生产时无环境污染,仅每天有3吨稀硫酸排出,此稀酸可作为蛋白饲料提取用料,也可蒸馏浓缩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