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6684]甜叶菊甙连续色谱一步分离法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农副产品贮藏与保鲜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910311189.5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进入空间
所在地:黑龙江大庆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以甜叶菊为主要原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波连续提取工艺技术,以及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在甜叶菊甙上的应该,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可连续化、标准化生产,具有提取效率高、节省时间、降低能耗等优势,提取率提高了5~10%,纯度提高10%。超声波辅助提取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
一、资源情况
甜叶菊属菊科草本植物,别名甜菊、糖草、甜草。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巴西的原始森林小山坡杂草丛中,是一种新型糖源作物。甜叶菊具有高甜度、低热能、易溶解、耐热和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安全糖料,被称为“第三糖源”。 我国于1976年从日本引种试种,并获成功。目前除中国、日本引种和推广外,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推广栽培。在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省,西起新疆塔城,东到舟山群岛,在这一广阔地域内均宜种植。
二、国内外相关技术水平比较
甜叶菊甙的工业化生产大多是用甜叶菊中的提取物后精制而成。甜叶菊甙的传统加工工艺包括浸泡、凝聚、固液分离、吸附脱色、回收浓缩、干燥等6个主要工序。传统的工艺流程如下:
传统工业化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在中温条件下以水浸提甜叶菊干叶的办法,浸泡时间要在8-12小时。此法能耗大,用水量多,浸提成本高,提取率低。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研发中心于2008年研究采用超声波连续提取工艺技术,通过中试后达到了极为理想的提取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提取时间缩短了11倍,仅用20-30分钟,且连续化提取,提取率提高了5~10%。
在传统工艺中,影响甜叶菊甙纯度的最主要工序是吸附、脱盐、脱色,现在普遍使用的是单柱层析、离子交换的办法。由于单柱吸附、离子交换需要柱体积大、液体流经柱子的时间长、溶液体积量大、洗脱液用量大,结果运行成本极高。早在上世纪20年代,国外就研发出一种连续的色谱分离技术,即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其特点是吸附、洗脱连续化,可以大大减少运行成本,并且分离效率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研发中心目前已研制出国内先进的多功能模拟移动床分离系统,此设备是将多个层析柱通过特定的转换法门连接并运行,可对料液进行连续分离、洗脱、脱盐、脱色。目前,该研究中心在传统的甜叶菊甙分离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形成了一套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的甜叶菊甙生产工艺,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为甜叶菊甙高效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最新技术支持。
三、知识产权情况
本研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名称:多功能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装置,专利号:ZL200920015995.3,专利名称:旋转分配阀槽道外置联结装置,专利号:ZL200920015996.8,专利名称:柱塞式旋转分配阀,专利号:ZL200920015997.2,专利名称:微型模拟移动床系统,专利号:ZL201030295714.2,专利名称:模拟移动床一步法分离甜叶菊甙技术申请号:200910311189.5。
四、国内外市场分析及风险分析
近年来,甜叶菊甙作为一种新的糖源和食品添加剂,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甜叶菊甙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球甜叶菊干叶的年需求量已达到200万吨,我国目前甜叶菊干叶的生产量还远远不够,每年还要进口约600-800吨。当前,世界上需求甜菊糖甙的总量大约在10000吨左右,需求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其年需甜叶菊甙500吨左右,大部分从中国进口。韩国年需甜叶菊甙600 吨左右,美国年需甜叶菊甙700 吨左右,俄罗斯年需甜叶菊甙200 吨左右,东南亚和我国台湾也有很大需求量。随着食品加工业及消费者对甜叶菊甙这种天然甜味剂或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提高,除了日、韩等国用量逐年增加外,其它国家也开始大量使用。
近两年,中国甜叶菊整体市场开始呈现供不应求的形式,众多甜叶菊加工厂商由于没有足够的原材料而无法进行扩大生产。据调查,2006年甜叶菊干叶售价为6~9元/公斤,2007年甜叶菊干叶售价上涨至12元/公斤,2008年的收购价是14.6元/公斤。普通情况下一亩地每季可产干叶200公斤左右,总收入可达2920元/亩,扣除化肥、农药等成本,种植甜叶菊的年纯收入可达2420元/亩,是同等条件下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收入的几倍。而在恰当的种植管理条件下,其产量最高可达700公斤,这种情况下每亩地的经济效益可达到万元以上,由此可见甜叶菊种植业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可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甜叶菊生产与出口国,占据全球甜叶菊市场的80%以上。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每年要消费近9000吨的人工甜味剂,如果用甜叶菊甙取代30%的人工甜味剂,则国内市场每年需3000多吨甜叶菊甙。而目前我国每年才生产2000吨左右甜叶菊甙,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五、投资及利润情况
(1)成本预测
以年产200吨计算,原料费、试剂费、水电费、人工费等共计约3600万元。
(2)销售收入预测
国际市场上每吨甜叶菊甙的价格在40万元左右,以年产200吨计算,年销售收入应达到8000万元。
(3)利润预测
年产甜叶菊甙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总额-生产成本=8000万元-3600万元=4400万元
本项目以甜叶菊为主要原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超声波连续提取工艺技术,以及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在甜叶菊甙上的应该,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可连续化、标准化生产,具有提取效率高、节省时间、降低能耗等优势,提取率提高了5~10%,纯度提高10%。超声波辅助提取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
一、资源情况
甜叶菊属菊科草本植物,别名甜菊、糖草、甜草。原产于南美洲巴拉圭、巴西的原始森林小山坡杂草丛中,是一种新型糖源作物。甜叶菊具有高甜度、低热能、易溶解、耐热和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安全糖料,被称为“第三糖源”。 我国于1976年从日本引种试种,并获成功。目前除中国、日本引种和推广外,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推广栽培。在我国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省,西起新疆塔城,东到舟山群岛,在这一广阔地域内均宜种植。
二、国内外相关技术水平比较
甜叶菊甙的工业化生产大多是用甜叶菊中的提取物后精制而成。甜叶菊甙的传统加工工艺包括浸泡、凝聚、固液分离、吸附脱色、回收浓缩、干燥等6个主要工序。传统的工艺流程如下:
传统工业化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在中温条件下以水浸提甜叶菊干叶的办法,浸泡时间要在8-12小时。此法能耗大,用水量多,浸提成本高,提取率低。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研发中心于2008年研究采用超声波连续提取工艺技术,通过中试后达到了极为理想的提取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提取时间缩短了11倍,仅用20-30分钟,且连续化提取,提取率提高了5~10%。
在传统工艺中,影响甜叶菊甙纯度的最主要工序是吸附、脱盐、脱色,现在普遍使用的是单柱层析、离子交换的办法。由于单柱吸附、离子交换需要柱体积大、液体流经柱子的时间长、溶液体积量大、洗脱液用量大,结果运行成本极高。早在上世纪20年代,国外就研发出一种连续的色谱分离技术,即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技术,其特点是吸附、洗脱连续化,可以大大减少运行成本,并且分离效率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研发中心目前已研制出国内先进的多功能模拟移动床分离系统,此设备是将多个层析柱通过特定的转换法门连接并运行,可对料液进行连续分离、洗脱、脱盐、脱色。目前,该研究中心在传统的甜叶菊甙分离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形成了一套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的甜叶菊甙生产工艺,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为甜叶菊甙高效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最新技术支持。
三、知识产权情况
本研究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名称:多功能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装置,专利号:ZL200920015995.3,专利名称:旋转分配阀槽道外置联结装置,专利号:ZL200920015996.8,专利名称:柱塞式旋转分配阀,专利号:ZL200920015997.2,专利名称:微型模拟移动床系统,专利号:ZL201030295714.2,专利名称:模拟移动床一步法分离甜叶菊甙技术申请号:200910311189.5。
四、国内外市场分析及风险分析
近年来,甜叶菊甙作为一种新的糖源和食品添加剂,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甜叶菊甙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球甜叶菊干叶的年需求量已达到200万吨,我国目前甜叶菊干叶的生产量还远远不够,每年还要进口约600-800吨。当前,世界上需求甜菊糖甙的总量大约在10000吨左右,需求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其年需甜叶菊甙500吨左右,大部分从中国进口。韩国年需甜叶菊甙600 吨左右,美国年需甜叶菊甙700 吨左右,俄罗斯年需甜叶菊甙200 吨左右,东南亚和我国台湾也有很大需求量。随着食品加工业及消费者对甜叶菊甙这种天然甜味剂或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提高,除了日、韩等国用量逐年增加外,其它国家也开始大量使用。
近两年,中国甜叶菊整体市场开始呈现供不应求的形式,众多甜叶菊加工厂商由于没有足够的原材料而无法进行扩大生产。据调查,2006年甜叶菊干叶售价为6~9元/公斤,2007年甜叶菊干叶售价上涨至12元/公斤,2008年的收购价是14.6元/公斤。普通情况下一亩地每季可产干叶200公斤左右,总收入可达2920元/亩,扣除化肥、农药等成本,种植甜叶菊的年纯收入可达2420元/亩,是同等条件下种植水稻、花生等农作物收入的几倍。而在恰当的种植管理条件下,其产量最高可达700公斤,这种情况下每亩地的经济效益可达到万元以上,由此可见甜叶菊种植业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可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甜叶菊生产与出口国,占据全球甜叶菊市场的80%以上。从国内市场看,我国每年要消费近9000吨的人工甜味剂,如果用甜叶菊甙取代30%的人工甜味剂,则国内市场每年需3000多吨甜叶菊甙。而目前我国每年才生产2000吨左右甜叶菊甙,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五、投资及利润情况
(1)成本预测
以年产200吨计算,原料费、试剂费、水电费、人工费等共计约3600万元。
(2)销售收入预测
国际市场上每吨甜叶菊甙的价格在40万元左右,以年产200吨计算,年销售收入应达到8000万元。
(3)利润预测
年产甜叶菊甙利润总额=年销售收入总额-生产成本=8000万元-3600万元=4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