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39226]地质环境监测传感技术与仪器系统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受到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类科技计划共立项7个项目的支持,针对地质环境致灾的成因和前兆的各相关物理量的监测传感技术和仪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了先进适用的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仪器系统。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新型传感技术和监测仪器对地质环境进行位移、地下水动态、应力状态、形变、振动等特征进行测量,了解地质体的变形、位移状态及趋势,为地质环境灾变防治以及预警预报提供定量的数据(信息)。该项目针对地质环境致灾成因和前兆的特征共研制了8种仪器,可测出各地质环境致灾的诱发因素(降雨、地下水位高低、土壤含水)和灾变前兆相关物理量(地下位移、土体或岩体的分布变形量、地下应力、地表位移、岩石崩裂声),并以现场无线传感器网络、GPRS/GSM技术的远程通讯网和Internet网络,可任意组合构成相关监测所需的远程监测仪器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测量。针对前人在地质环境监测的仪器和传感器所没有解决或不完善的方面,提出了新型、有效的地质环境灾变前兆监测和诱发因素监测的传感器、测量方法和仪器,取得三个方面重要的原创性成果:①研制出基于电磁互感、霍尔效应和MEMS测斜技术的地下位移测量集成传感器和仪器。②研制出螺旋平行传输线式传感器,实现了光纤传感器无法实现的大变形的分布式测量。③提出了基于动态测量技术和带虹吸自补偿的降雨量精确测量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精度低功耗远程自动雨量测量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已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非煤矿山的尾矿坝、建筑基坑和公路铁路边坡等共涉及100多个县市的800多个现场,安装了由6000多项传感测量仪器单元组成的、实时远程无线综合监测仪器系统,累计先后受保护人数约250万余人。为监测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治理、防御、躲避灾害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为地质科学工作者研究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预警预报提供了实时、适用的观测仪器装备。应用该项目的监测仪器,各使用点合计已成功避灾约100余次,4年来减少支出临时避灾安置费共1200余万元,因及时转移而减少财产损失3千万元以上。2011年由杭州国量科技有限公司接收该项目技术,截止2012年底已实现销售收入4001万元,利税574万元。
该项目受到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类科技计划共立项7个项目的支持,针对地质环境致灾的成因和前兆的各相关物理量的监测传感技术和仪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了先进适用的地质环境(灾害)监测仪器系统。主要技术内容: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新型传感技术和监测仪器对地质环境进行位移、地下水动态、应力状态、形变、振动等特征进行测量,了解地质体的变形、位移状态及趋势,为地质环境灾变防治以及预警预报提供定量的数据(信息)。该项目针对地质环境致灾成因和前兆的特征共研制了8种仪器,可测出各地质环境致灾的诱发因素(降雨、地下水位高低、土壤含水)和灾变前兆相关物理量(地下位移、土体或岩体的分布变形量、地下应力、地表位移、岩石崩裂声),并以现场无线传感器网络、GPRS/GSM技术的远程通讯网和Internet网络,可任意组合构成相关监测所需的远程监测仪器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测量。针对前人在地质环境监测的仪器和传感器所没有解决或不完善的方面,提出了新型、有效的地质环境灾变前兆监测和诱发因素监测的传感器、测量方法和仪器,取得三个方面重要的原创性成果:①研制出基于电磁互感、霍尔效应和MEMS测斜技术的地下位移测量集成传感器和仪器。②研制出螺旋平行传输线式传感器,实现了光纤传感器无法实现的大变形的分布式测量。③提出了基于动态测量技术和带虹吸自补偿的降雨量精确测量方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高精度低功耗远程自动雨量测量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已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非煤矿山的尾矿坝、建筑基坑和公路铁路边坡等共涉及100多个县市的800多个现场,安装了由6000多项传感测量仪器单元组成的、实时远程无线综合监测仪器系统,累计先后受保护人数约250万余人。为监测地区的政府和企业治理、防御、躲避灾害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为地质科学工作者研究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和预警预报提供了实时、适用的观测仪器装备。应用该项目的监测仪器,各使用点合计已成功避灾约100余次,4年来减少支出临时避灾安置费共1200余万元,因及时转移而减少财产损失3千万元以上。2011年由杭州国量科技有限公司接收该项目技术,截止2012年底已实现销售收入4001万元,利税5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