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927355]磁性液体密封设计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主要研究开发内容、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技术创新点与创新程度:申请者通过十多年不间断地潜心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如下:1、在磁性液体静密封方面:(a)在国内外至今为止首次成功地解决了超大直径(大于1000mm)磁性液体静密封的磁路设计、参数选择、寿命提高、结构设计、密封间隙内磁场计算的半解析解等关键问题;(b)在国内外至今首次成功地解决了大间隙条件下的磁性液体静密封问题,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在磁性液体旋转密封方面:(a)理论上,推导了磁性液体旋转密封耐压公式以及摩擦功耗的计算公式;(b)在国内外至今为止首次解决了低温大直径条件下(在-40℃环境下,密封轴径大于140mm)的旋转轴磁性液体密封难题,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c)设计的“低温大直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在最先进的雷达、坦克上成功应用。(d)在国内首次解决了干式罗茨真空泵、TDR-62、TDR-70、TDR-80等型号单晶硅炉的磁性液体密封问题;3、在磁性液体往复密封方面:(a)推导出了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件的耐压公式和往复轴携带磁性液体量的公式;(b)设计了国内唯一的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实验台;(c)对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间隙内的磁性液体流动状态、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d)设计了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新结构;(e)使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在真空镀膜机中得到了应用;以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在磁性液体制备方面:(a)研制出了耐酸、耐碱的纳米氟碳化合物基磁性液体,该项研究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b)制备了离子型磁性液体;5、在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加工、装配等其它方面:解决了如何使磁性液体在磁场内均匀分布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加注磁性液体的问题,解决了如何检验磁性液体分布均匀性等关键问题。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推广应用及经济或社会效益:磁性液体密封解决了很多传统密封难以解决的密封难题,大大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至2007年,来自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100多家单位采用了申请者所设计上千种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仅给成都784厂(即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达5亿元。
该项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主要研究开发内容、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技术创新点与创新程度:申请者通过十多年不间断地潜心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如下:1、在磁性液体静密封方面:(a)在国内外至今为止首次成功地解决了超大直径(大于1000mm)磁性液体静密封的磁路设计、参数选择、寿命提高、结构设计、密封间隙内磁场计算的半解析解等关键问题;(b)在国内外至今首次成功地解决了大间隙条件下的磁性液体静密封问题,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在磁性液体旋转密封方面:(a)理论上,推导了磁性液体旋转密封耐压公式以及摩擦功耗的计算公式;(b)在国内外至今为止首次解决了低温大直径条件下(在-40℃环境下,密封轴径大于140mm)的旋转轴磁性液体密封难题,该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c)设计的“低温大直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在最先进的雷达、坦克上成功应用。(d)在国内首次解决了干式罗茨真空泵、TDR-62、TDR-70、TDR-80等型号单晶硅炉的磁性液体密封问题;3、在磁性液体往复密封方面:(a)推导出了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件的耐压公式和往复轴携带磁性液体量的公式;(b)设计了国内唯一的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实验台;(c)对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间隙内的磁性液体流动状态、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d)设计了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新结构;(e)使往复轴磁性液体密封在真空镀膜机中得到了应用;以上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在磁性液体制备方面:(a)研制出了耐酸、耐碱的纳米氟碳化合物基磁性液体,该项研究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b)制备了离子型磁性液体;5、在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加工、装配等其它方面:解决了如何使磁性液体在磁场内均匀分布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加注磁性液体的问题,解决了如何检验磁性液体分布均匀性等关键问题。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推广应用及经济或社会效益:磁性液体密封解决了很多传统密封难以解决的密封难题,大大促进了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至2007年,来自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100多家单位采用了申请者所设计上千种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仅给成都784厂(即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达5亿元。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