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9103]大豆蛋白纤维纺织染整技术及针织产品开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家居照明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510030992.3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苏州大学科技处
进入空间
所在地:江苏苏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印染、棉纺、毛纺、丝绸、绢纺、针织等纺织印染行业,着重解决大豆纤维纺织印染加工和服用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采用专用梳理元件和梳理技术显著提高了纱线条干,采用集聚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多组分纤维混纺技术、织物剪毛、抗起毛起球化学整理等使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达到3.5级;采用氧漂/还原漂双漂法、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漂白法、在精漂液中添加甲醛捕捉剂进行练漂,使漂白产品白度超过了80,使残留游离甲醛含量达到了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中婴幼儿纺织品限定的要求;采用中性染料和低盐高固色率活性染料染色等技术达到了理想的染色深度、大于3.5级的湿牢度,并解决了因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组分着色力差异而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
同时,研发了大豆纤维与绢丝、羊毛/羊绒、天丝、棉、锦纶等混纺交织物的同色短流程染色技术以及大豆纤维、大豆纤维混纺品定量定性鉴别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游离甲醛含量:≤20mg/kg;亨特白度:≥80;染色牢度:耐洗、耐汗渍、耐摩擦≥3-4级;尺寸变化率:经向小于7%,纬向小于5%;抗起毛起球性≥3-4级。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4项,发表论文46篇,参编一部著作。专家鉴定结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其纺织染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项目成熟度高、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应用于承担单位和紧密合作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效益分析:
本技术市场广泛,成本低,利润丰厚,效益可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拟采取的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
技术投资分析:
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印染、棉纺、毛纺、丝绸、绢纺、针织等纺织印染行业,着重解决大豆纤维纺织印染加工和服用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计采用专用梳理元件和梳理技术显著提高了纱线条干,采用集聚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多组分纤维混纺技术、织物剪毛、抗起毛起球化学整理等使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达到3.5级;采用氧漂/还原漂双漂法、双氧水/四乙酰乙二胺漂白法、在精漂液中添加甲醛捕捉剂进行练漂,使漂白产品白度超过了80,使残留游离甲醛含量达到了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中婴幼儿纺织品限定的要求;采用中性染料和低盐高固色率活性染料染色等技术达到了理想的染色深度、大于3.5级的湿牢度,并解决了因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组分着色力差异而引起的外观质量问题。
同时,研发了大豆纤维与绢丝、羊毛/羊绒、天丝、棉、锦纶等混纺交织物的同色短流程染色技术以及大豆纤维、大豆纤维混纺品定量定性鉴别技术。主要技术指标:游离甲醛含量:≤20mg/kg;亨特白度:≥80;染色牢度:耐洗、耐汗渍、耐摩擦≥3-4级;尺寸变化率:经向小于7%,纬向小于5%;抗起毛起球性≥3-4级。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4项,发表论文46篇,参编一部著作。专家鉴定结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其纺织染整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项目成熟度高、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应用于承担单位和紧密合作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效益分析:
本技术市场广泛,成本低,利润丰厚,效益可观。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拟采取的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