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878725]全水溶性聚磷酸铵与高品质多聚磷酸的技术创新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成果属于无机化工中的农业新型化肥、多聚磷酸及聚磷酸盐工业技术领域。所涉及两大主要技术和产品中的高品质多聚磷酸是聚磷酸铵的主要原料。 中国化肥存在用量大、吸收利用率低只有20~30%、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等问题。以前磷肥生产技术有限、磷肥都呈黑色、灰色,国标定磷肥为含10%-20%水不溶物的。这是磷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误区。生产了大量的水不溶性磷肥。成果的全水溶性聚磷酸铵正是改变国家这一严重不利局面的优质高效、高活性换代性磷产品。农用低聚合度全水溶性聚磷酸铵具有施入土壤中后磷活性成倍增高,有增溶、缓释、对金属离子螯合、激活土壤中微量元素、不堵管、精准施肥、吸收率高等优点,还易添加有机质、除草剂、杀虫剂等复配,比传统磷铵活性、肥效都要大大增强,是美国等国外高档液肥的核心原料、应用很广,而中国主要研究的是用作阻燃剂的高聚合度的不能全水溶的。 项目共取得2项发明证书、3项实用新型证书,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了国家工业多聚磷酸行业标准HG/T4691-2014。创新性技术如下: 项目首创了一种低聚合度全水溶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技术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采用磷酸(磷酸铵)尿素热聚法生产中产品水溶性指标和工艺稳定控制很难、产率低、能耗高的不足,采用首创的一种高品质多聚磷酸的生产新技术所制得的砷等杂质含量能低于0.5ppmm、浓度为105%到116%多聚磷酸产品做为主要原料,在常温常压下与液氨、气氨、碳铵等氮源匀速搅拌反应,不需要高温、不采用尿素、安全环保,市场上存在的能用于农业的水溶性好一点的产品主要是以湿法磷酸工艺生产,该项目产品水不溶物与砷含量的质量指标相比改善10倍、磷的活性得到巨大改善,大大改善中国农业磷肥的吸收利用。 项目首创了一种高品质多聚磷酸的生产新技术,以黄磷为原料,经净化处理后在首创的卧式黄磷燃烧炉设备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再经首创的卧式水合聚合反应器等设备及技术制成浓度折合含正磷酸量能在100%到116%之间的多聚磷酸,最后经首创的高粘度多聚磷酸脱砷除杂技术制得砷等杂质含量能低到0.1ppm至1.9ppm浓度的高品质多聚磷酸,远远优于所报导的同类产品在30PPM左右的砷浓度,既有效克服了多聚磷酸浓度越高粘度越大、使生产效率越低和杂质越不容易脱除的生产技术难题,并首创实现一条生产线可连续年批量生产达2万吨以上的食品级多聚磷酸,项目技术水平具有国际领先性。 项目首创了一种热法磷酸生产中的分体式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及其生产系统,克服了现有磷酸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为一体化、易烧裂危险、热能回收率不高等缺陷,提高了10%热能回收率。 项目技术首先在越洋化工集团、越洋科技及越洋生物推广应用。建成了一条全新工艺和设备的年产5万吨、年产值20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的聚磷酸铵水溶液生产线,形成一个聚磷酸铵水溶液节能环保型生产技术产业化研究示范基地。建成一条工艺成熟的年产能达6万吨、年产值可达4亿元、利税可达3000万元,创外汇可达3千5百万美元的高品质多聚磷酸的规模化新技术生产线,形成了产业化示范基地。该项目开展实施以来,总共销售该技术产品18万吨、新增销售额11亿元、新增利润1.5亿元、新增缴税5千万元、新增创外汇1.5美元,新增全水溶性聚磷酸铵新肥种应用种植点1000个、应用面积10万亩,已推广应用涉及国内15个省,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外。
项目成果属于无机化工中的农业新型化肥、多聚磷酸及聚磷酸盐工业技术领域。所涉及两大主要技术和产品中的高品质多聚磷酸是聚磷酸铵的主要原料。 中国化肥存在用量大、吸收利用率低只有20~30%、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等问题。以前磷肥生产技术有限、磷肥都呈黑色、灰色,国标定磷肥为含10%-20%水不溶物的。这是磷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误区。生产了大量的水不溶性磷肥。成果的全水溶性聚磷酸铵正是改变国家这一严重不利局面的优质高效、高活性换代性磷产品。农用低聚合度全水溶性聚磷酸铵具有施入土壤中后磷活性成倍增高,有增溶、缓释、对金属离子螯合、激活土壤中微量元素、不堵管、精准施肥、吸收率高等优点,还易添加有机质、除草剂、杀虫剂等复配,比传统磷铵活性、肥效都要大大增强,是美国等国外高档液肥的核心原料、应用很广,而中国主要研究的是用作阻燃剂的高聚合度的不能全水溶的。 项目共取得2项发明证书、3项实用新型证书,作为主要参加人制定了国家工业多聚磷酸行业标准HG/T4691-2014。创新性技术如下: 项目首创了一种低聚合度全水溶性聚磷酸铵的制备技术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采用磷酸(磷酸铵)尿素热聚法生产中产品水溶性指标和工艺稳定控制很难、产率低、能耗高的不足,采用首创的一种高品质多聚磷酸的生产新技术所制得的砷等杂质含量能低于0.5ppmm、浓度为105%到116%多聚磷酸产品做为主要原料,在常温常压下与液氨、气氨、碳铵等氮源匀速搅拌反应,不需要高温、不采用尿素、安全环保,市场上存在的能用于农业的水溶性好一点的产品主要是以湿法磷酸工艺生产,该项目产品水不溶物与砷含量的质量指标相比改善10倍、磷的活性得到巨大改善,大大改善中国农业磷肥的吸收利用。 项目首创了一种高品质多聚磷酸的生产新技术,以黄磷为原料,经净化处理后在首创的卧式黄磷燃烧炉设备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再经首创的卧式水合聚合反应器等设备及技术制成浓度折合含正磷酸量能在100%到116%之间的多聚磷酸,最后经首创的高粘度多聚磷酸脱砷除杂技术制得砷等杂质含量能低到0.1ppm至1.9ppm浓度的高品质多聚磷酸,远远优于所报导的同类产品在30PPM左右的砷浓度,既有效克服了多聚磷酸浓度越高粘度越大、使生产效率越低和杂质越不容易脱除的生产技术难题,并首创实现一条生产线可连续年批量生产达2万吨以上的食品级多聚磷酸,项目技术水平具有国际领先性。 项目首创了一种热法磷酸生产中的分体式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及其生产系统,克服了现有磷酸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为一体化、易烧裂危险、热能回收率不高等缺陷,提高了10%热能回收率。 项目技术首先在越洋化工集团、越洋科技及越洋生物推广应用。建成了一条全新工艺和设备的年产5万吨、年产值20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的聚磷酸铵水溶液生产线,形成一个聚磷酸铵水溶液节能环保型生产技术产业化研究示范基地。建成一条工艺成熟的年产能达6万吨、年产值可达4亿元、利税可达3000万元,创外汇可达3千5百万美元的高品质多聚磷酸的规模化新技术生产线,形成了产业化示范基地。该项目开展实施以来,总共销售该技术产品18万吨、新增销售额11亿元、新增利润1.5亿元、新增缴税5千万元、新增创外汇1.5美元,新增全水溶性聚磷酸铵新肥种应用种植点1000个、应用面积10万亩,已推广应用涉及国内15个省,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外。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