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77282]双季稻轻简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属农业领域。该成果针对双季稻区早稻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一种两收”轻简种植方式下如何实现高产高效问题,系统研究了适栽超级稻品种、需肥特性、物质生产、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规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探明了直播早稻的生育特性和高产关键技术。直播早稻前、中期营养需求率高;栽培上促进分蘖早发的同时严格控制过多分蘖,促进单蘖的干物质积累量;早稻直播宜选择茎秆粗状、第一伸长节间短、根系粗纤维素含量高、生育期110天以内的品种。直播稻产量7500~8250kg/hm<'2>时,施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用量为分别为130~165kg、90kg和140~160kg,产量9000kg kg/hm<'2>,施纯氮在160~180kg/hm<'2>、配施氧化钾在180~210kg/hm<'2>;基苗蘖肥占70%,穗肥占30%。田间水分管理,苗期无水、分蘖浅湿,孕穗寸水,灌浆干干湿湿。杂交稻播种量30.0~37.5kg/hm<'2>、常规稻45~60kg/hm<'2>。增施钾肥有效提高直播稻的成穗率;提高稻米品质与钾影响籽粒灌浆速率有关。明确了根系粗纤维素含量与品种抗倒伏性的关系。 探明中稻蓄留再生稻的生育特性、产量形成规律和需氮特征、以及再生芽发育的生理机制和高产关键技术。再生芽生长与主季抽穗后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正相关,与穗数、颖花数、库容总量和乳熟期之前的茎鞘物质转运负相关;齐穗后库源比大,再生芽生长慢;再芽生长发育受光合产物生产能力的影响和根系活力的制约。再生稻干物质总重的7.52%~11.69%来自主季稻桩,再生稻氮素积累总量的22%左右来自主季稻桩残留氮。产量15000kg/hm<'2>,主季产量占70%左右。主季氮素积累量280~300kg/hm<'2>,再生稻氮积累量在125~135kg/hm<'2>。氮肥用量主季270kg/hm<'2>;再生稻120kg/hm<'2>左右,促芽肥和促苗肥各占50%,促芽肥在主季抽穗后20天施下,促苗肥主季收割后即施下。种植密度每公顷24.43万蔸。稻桩高度以留倒二叶节上5cm为宜。项目技术在南昌市、鹰潭市、万年县、鄱阳县、都昌县累计推广318万亩,增产增收17998.42万元。鉴定专家意见,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项目属农业领域。该成果针对双季稻区早稻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一种两收”轻简种植方式下如何实现高产高效问题,系统研究了适栽超级稻品种、需肥特性、物质生产、分蘖成穗和产量形成规律,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探明了直播早稻的生育特性和高产关键技术。直播早稻前、中期营养需求率高;栽培上促进分蘖早发的同时严格控制过多分蘖,促进单蘖的干物质积累量;早稻直播宜选择茎秆粗状、第一伸长节间短、根系粗纤维素含量高、生育期110天以内的品种。直播稻产量7500~8250kg/hm<'2>时,施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用量为分别为130~165kg、90kg和140~160kg,产量9000kg kg/hm<'2>,施纯氮在160~180kg/hm<'2>、配施氧化钾在180~210kg/hm<'2>;基苗蘖肥占70%,穗肥占30%。田间水分管理,苗期无水、分蘖浅湿,孕穗寸水,灌浆干干湿湿。杂交稻播种量30.0~37.5kg/hm<'2>、常规稻45~60kg/hm<'2>。增施钾肥有效提高直播稻的成穗率;提高稻米品质与钾影响籽粒灌浆速率有关。明确了根系粗纤维素含量与品种抗倒伏性的关系。 探明中稻蓄留再生稻的生育特性、产量形成规律和需氮特征、以及再生芽发育的生理机制和高产关键技术。再生芽生长与主季抽穗后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正相关,与穗数、颖花数、库容总量和乳熟期之前的茎鞘物质转运负相关;齐穗后库源比大,再生芽生长慢;再芽生长发育受光合产物生产能力的影响和根系活力的制约。再生稻干物质总重的7.52%~11.69%来自主季稻桩,再生稻氮素积累总量的22%左右来自主季稻桩残留氮。产量15000kg/hm<'2>,主季产量占70%左右。主季氮素积累量280~300kg/hm<'2>,再生稻氮积累量在125~135kg/hm<'2>。氮肥用量主季270kg/hm<'2>;再生稻120kg/hm<'2>左右,促芽肥和促苗肥各占50%,促芽肥在主季抽穗后20天施下,促苗肥主季收割后即施下。种植密度每公顷24.43万蔸。稻桩高度以留倒二叶节上5cm为宜。项目技术在南昌市、鹰潭市、万年县、鄱阳县、都昌县累计推广318万亩,增产增收17998.42万元。鉴定专家意见,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