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65853]氯化法钛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涂料、颜料、油墨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钛白粉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食品等众多领域,其工业化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相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而言,氯化法钛白生产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三废排放少等优点,是国际先进钛白粉生产技术,但世界上氯化法钛白技术只掌握在发达国家少数公司手里,对中国一直技术封锁。该项目主要围绕氯化法钛白生产中关键技术:氯化、氧化、表面处理及三废综合利用等进行系统研究、攻关和创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化法钛白集成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了 6万吨/年氧化法钛白粉产能。该项目是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无借鉴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完成。技术特点为技术含量高,工业试验难度大,投入费用高。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1)通过熔盐氯化理论研究,解决氯化与氧化对接生产过程中产能、含氯尾气循环利用、系统热平衡、工艺和设备设计不合理及自动控制等难题,实现大型熔盐氯化与气相氧化直接对接;(2)应用气相氧化理论和流体力学原理,开发设计新型氧化反应器和三氯化铝发生器,解决氧化反应器结疤、系统稳定运行等关键性难题,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和稳定;(3)开发二氧化钛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在二氧化钛粒子表面包覆多种表面处理剂,改善二氧化钛表面性质,提高其耐候性、分散性等应用性能;(4)是与国内先进制造相结合,开发应用新材料,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知识产权该技术已形成专利群,通过该项目实施,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注册商标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8篇,EI2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推广及效益:该项目产品经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经SGS检测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经德国科勒、阿克苏、PPG、立邦涂料、夏王纸业、实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使用证明: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异,满足涂料、造纸、塑料等领域对钛白产品的应用需求。该项目技术在公司成功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19亿元,利税2.4亿元。同时带动了地区高钛渣、海绵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平抑了市场价格,每年为国内下游企业减少原材料采购成本5亿元以上,项目与硫酸法相比节能30%-40%,三废排放减少80%,以六万吨产能计,年节约标煤3万吨,固废减排30万吨以上。该项目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唯产业化成果,对推动中国钛白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钛白粉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食品等众多领域,其工业化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相对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而言,氯化法钛白生产工艺流程短、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三废排放少等优点,是国际先进钛白粉生产技术,但世界上氯化法钛白技术只掌握在发达国家少数公司手里,对中国一直技术封锁。该项目主要围绕氯化法钛白生产中关键技术:氯化、氧化、表面处理及三废综合利用等进行系统研究、攻关和创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氯化法钛白集成技术,实现产业化,并形成了 6万吨/年氧化法钛白粉产能。该项目是在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无借鉴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完成。技术特点为技术含量高,工业试验难度大,投入费用高。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1)通过熔盐氯化理论研究,解决氯化与氧化对接生产过程中产能、含氯尾气循环利用、系统热平衡、工艺和设备设计不合理及自动控制等难题,实现大型熔盐氯化与气相氧化直接对接;(2)应用气相氧化理论和流体力学原理,开发设计新型氧化反应器和三氯化铝发生器,解决氧化反应器结疤、系统稳定运行等关键性难题,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和稳定;(3)开发二氧化钛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在二氧化钛粒子表面包覆多种表面处理剂,改善二氧化钛表面性质,提高其耐候性、分散性等应用性能;(4)是与国内先进制造相结合,开发应用新材料,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知识产权该技术已形成专利群,通过该项目实施,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7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2项;注册商标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8篇,EI2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推广及效益:该项目产品经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标准;经SGS检测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经德国科勒、阿克苏、PPG、立邦涂料、夏王纸业、实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使用证明: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异,满足涂料、造纸、塑料等领域对钛白产品的应用需求。该项目技术在公司成功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产值19亿元,利税2.4亿元。同时带动了地区高钛渣、海绵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平抑了市场价格,每年为国内下游企业减少原材料采购成本5亿元以上,项目与硫酸法相比节能30%-40%,三废排放减少80%,以六万吨产能计,年节约标煤3万吨,固废减排30万吨以上。该项目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唯产业化成果,对推动中国钛白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