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3919]大型民用飞机航电系统适航维修关键技术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民用飞机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中国民航运营的大型飞机从2000年的527架增加到2012年的1942架,运输总周转量2005年已位居全球第二,预计2030年将达到5930架,30年间将增长11.3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民航大国。快速发展的机队及即将投入运营的国产大飞机给中国民航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适航维修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维修后的现役飞机须达到适航要求,处于设计制造阶段的飞机须满足投入运营后的适航维修要求,适航已成为中国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突破适航维修技术,提高飞机维修企业的适航维修能力,才能保证飞机飞行安全,使中国民航从民航大国发展成为民航强国。中国民航现役飞机均是欧美国家制造,飞机维修设备全部由国外配套,严重制约了中国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的适航维修能力。飞机的航空电子、机械电气、动力装置三大系统中,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起着神经中枢作用,其综合程度高、功能复杂、设备组成众多、信号交联庞杂,维修难度很大。在严重影响适航安全的飞机紧急停场事件中,高达30%〜50%的事件与航电系统故障直接相关,航电系统故障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这也是导致国内航班非气象因素延误的重要原因。不能解决自主适航维修问题,尤其是航电系统的适航维修,中国民航将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国产大飞机也难以被市场接受。航电设备被国外垄断,导致中国民航对70%以上(按件号统计)的航电组件不具备自主适航维修能力;中国民航在航线维护中对信号交联复杂的航电组件误拆率接近50%。全部送往国外维修,将形成巨大的航材储备经济压力和航材周转时间压力。在平均20年的寿命期内,飞机整体维修成本已达到了购买价格的50%〜120%。降低维修成本是中国飞机维修企业面临的难题。根据中国保障飞行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的迫切需求,从2003年到2010年开展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突破了航电系统适航维修技术,实际应用于现役民航飞机维修和重大改装,并进一步延伸应用到国产大飞机适航验证中。该项目以大型民用飞机航电系统适航维修技术为核心,针对适航维修领域海量维护数据可靠挖掘,多机型非标准航电组件快速测试和故障诊断,航电系统设计、维修、改装全阶段的系统安全性验证等难题,创建了大型民用飞机集中式维护数据综合分析与快速匹配技术、航电组件多通道混合信号兼容测试技术、航电系统适航安全性综合验证技术,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解决了波音737CL、737NG、747系列,空客320、330、340系列等国内主力机型6类航电设备的维修能力,为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提供了航电系统安全性验证技术支持。共获得项目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项目成果应用范围涵盖民航运输业和民用航空制造业,在国内多家飞机维修企业、民用航空制造企业得到应用,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共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1亿元。
中国民航运营的大型飞机从2000年的527架增加到2012年的1942架,运输总周转量2005年已位居全球第二,预计2030年将达到5930架,30年间将增长11.3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民航大国。快速发展的机队及即将投入运营的国产大飞机给中国民航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适航维修是保障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维修后的现役飞机须达到适航要求,处于设计制造阶段的飞机须满足投入运营后的适航维修要求,适航已成为中国民航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突破适航维修技术,提高飞机维修企业的适航维修能力,才能保证飞机飞行安全,使中国民航从民航大国发展成为民航强国。中国民航现役飞机均是欧美国家制造,飞机维修设备全部由国外配套,严重制约了中国民航飞机维修企业的适航维修能力。飞机的航空电子、机械电气、动力装置三大系统中,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起着神经中枢作用,其综合程度高、功能复杂、设备组成众多、信号交联庞杂,维修难度很大。在严重影响适航安全的飞机紧急停场事件中,高达30%〜50%的事件与航电系统故障直接相关,航电系统故障严重威胁飞行安全,这也是导致国内航班非气象因素延误的重要原因。不能解决自主适航维修问题,尤其是航电系统的适航维修,中国民航将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国产大飞机也难以被市场接受。航电设备被国外垄断,导致中国民航对70%以上(按件号统计)的航电组件不具备自主适航维修能力;中国民航在航线维护中对信号交联复杂的航电组件误拆率接近50%。全部送往国外维修,将形成巨大的航材储备经济压力和航材周转时间压力。在平均20年的寿命期内,飞机整体维修成本已达到了购买价格的50%〜120%。降低维修成本是中国飞机维修企业面临的难题。根据中国保障飞行安全和降低维修成本的迫切需求,从2003年到2010年开展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突破了航电系统适航维修技术,实际应用于现役民航飞机维修和重大改装,并进一步延伸应用到国产大飞机适航验证中。该项目以大型民用飞机航电系统适航维修技术为核心,针对适航维修领域海量维护数据可靠挖掘,多机型非标准航电组件快速测试和故障诊断,航电系统设计、维修、改装全阶段的系统安全性验证等难题,创建了大型民用飞机集中式维护数据综合分析与快速匹配技术、航电组件多通道混合信号兼容测试技术、航电系统适航安全性综合验证技术,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解决了波音737CL、737NG、747系列,空客320、330、340系列等国内主力机型6类航电设备的维修能力,为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提供了航电系统安全性验证技术支持。共获得项目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项目成果应用范围涵盖民航运输业和民用航空制造业,在国内多家飞机维修企业、民用航空制造企业得到应用,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共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