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20643]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及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研发面向建设、施工、监理企业的建设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系统,明确中国现行模式下各类监控主体职责,支持质量安全监控数据的高效采集、各责任主体的协同工作;研发面向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以质量安全协同监管为核心的建设工程协同管理系统,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报监、质量安全监督计划管理、质量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程验收管理、商混监督管理、工程检测管理、企业数据库、日常办公等内容,围绕该系统集成各质量控制主体的相关管理系统,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增加政府管理效能。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高政府部门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并大幅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研发的《建设工程管理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认可。该项目作为社会公益项目,提高了建设工程行业质量安全控制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工程建设管理的效能,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计算机监控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社会效益显著,具体体现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及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关联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内在控制要素,涵盖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商品混凝土管理、工程检测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实行了贯穿于工程建设自报建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多主体的完整管理链,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项目经在博乐和武汉两地2年的使用,得到显著效果:1、该项目经在博乐市在建近200个工程2011年和2012年度主要质量安全指标如下(项目比):一次验收合格率从80%提升到92%;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从38.9%提升到80%;工程检测不良数据从36.1下降到14.8%;安全事故从4.2%下降到0.9%;人均质量安全监管面积由12万m<'2>上升到18万m<'2>。2、该项目经在武汉市在建近2700个工程2011年和2012年度主要质量安全指标如下(项目比):一次验收合格率从92.8提升到93.1%;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从48.3%提升到50.5%;工程检测不良数据从10.3下降到8.7%;安全事故从0.3%下降到0.28%;人均质量安全监管面积由48万m<'2>上升到55万m<'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固化了政府对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模式,减小了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管理工作的人为因素,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更加合理的基础上,使政府监管内部工作更加透明化,让政府赋予的监管职能在“阳光下运行”。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固化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流程,明确了现场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工作职责,提炼了工程管理的重要部位、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梳理并内嵌了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使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在“规范中运作”。
项目研发面向建设、施工、监理企业的建设工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系统,明确中国现行模式下各类监控主体职责,支持质量安全监控数据的高效采集、各责任主体的协同工作;研发面向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以质量安全协同监管为核心的建设工程协同管理系统,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报监、质量安全监督计划管理、质量安全日常监督管理、工程验收管理、商混监督管理、工程检测管理、企业数据库、日常办公等内容,围绕该系统集成各质量控制主体的相关管理系统,向公民提供更加有效的政府服务、改进政府与企业和产业界的关系、通过利用信息更好地履行公民权,增加政府管理效能。因此而产生的收益可以减少腐败、提高政府部门工作透明度、促进政府服务更加便利化、增加政府收益或减少政府运行成本,并大幅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研发的《建设工程管理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认可。该项目作为社会公益项目,提高了建设工程行业质量安全控制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工程建设管理的效能,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计算机监控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社会效益显著,具体体现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及监控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关联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内在控制要素,涵盖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商品混凝土管理、工程检测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实行了贯穿于工程建设自报建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多主体的完整管理链,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安全水平。项目经在博乐和武汉两地2年的使用,得到显著效果:1、该项目经在博乐市在建近200个工程2011年和2012年度主要质量安全指标如下(项目比):一次验收合格率从80%提升到92%;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从38.9%提升到80%;工程检测不良数据从36.1下降到14.8%;安全事故从4.2%下降到0.9%;人均质量安全监管面积由12万m<'2>上升到18万m<'2>。2、该项目经在武汉市在建近2700个工程2011年和2012年度主要质量安全指标如下(项目比):一次验收合格率从92.8提升到93.1%;行政执法文书的下达从48.3%提升到50.5%;工程检测不良数据从10.3下降到8.7%;安全事故从0.3%下降到0.28%;人均质量安全监管面积由48万m<'2>上升到55万m<'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固化了政府对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模式,减小了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和管理工作的人为因素,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更加合理的基础上,使政府监管内部工作更加透明化,让政府赋予的监管职能在“阳光下运行”。建设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固化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流程,明确了现场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工作职责,提炼了工程管理的重要部位、主要环节和关键节点,梳理并内嵌了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使参建各方的建设行为在“规范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