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09953]早熟优质丰产多抗甜瓜种质创新及品种选育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甜瓜肉厚鲜美,香甜爽口,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普遍喜爱,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高效产业。以阎良为中心的陕西省早春大棚甜瓜年栽培面积已达40万亩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原有品种不能满足生产中多元化栽培的需求,主要存在品种适应性不强、复合抗病性较差、商品品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收益,制约了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早熟优质丰产多抗甜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2012K01-04)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西甜瓜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2013K0108)等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上述问题,以早熟、优质、多抗、丰产为主要目标,大规模发掘优异种质,创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质多抗新品种并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1、创建了利用不同生态环境快速鉴选甜瓜种质资源的技术体系。
在陕西关中、甘肃酒泉、云南元谋及海南三亚等4个不同生态环境区域建立了试验基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不同设施设立了冬春茬、早春茬和秋茬3个生态栽培模型,确立了年度内4个生态区域和3个生态栽培模型的种植时期,制定了苗期观察、田间调査、室内考瓜、考种的记载标准,通过对1-2个种植周期内甜瓜种质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甜瓜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状及经济性状等目标性状,能够得到快速全面的鉴评。从316份材料中,已成功发掘出抗病、高品质、丰产甜瓜优异种质53份,挖掘出早熟、高糖珍贵种质32份,耐高温、品质稳定的特异种质19份,为早熟、优质、多抗甜瓜杂交组合配制及新种质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2、集成了快速创制甜瓜新种质的技术体系。
①在杂交方式上,采用多亲杂交技术,实现优良基因的转移、互补、重组、积累,把韦产基因、优质基因、多抗基因组装在一起,创制优良新种质。
②选育策略上采用多组合小群体筛选组合与少组合大群体选育品种相结合,重点组合重点选择。
③在杂种后代处理上采用以瓜代系选择法,较好地综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增强了选择性和目标性,提高了育种成效。
④在高代品系鉴定上,创造育种环境的多样化,使育成品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得到全面鉴评,有利于选育出早熟性、优质性、多抗性和丰产性结合较好的基因型,达到以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
创制出早熟基因和优质基因、早熟基因和丰产基因、多抗(抗蔓枯病、叶枯病、霜霉病)基因等结合较好的自交系32个,攻克了早熟和优质丰产基因难以聚合的技术难题,突破了优质甜瓜不抗病的育种瓶颈。
3、育成了早熟优质多抗甜瓜系列杂交新品种。
利用创制的优质多抗自交系,育成适应越冬温室、早春大棚、中小棚、露地等不同生态型的新一代早熟、优质、多抗甜瓜新品种7个,实现了早熟、优质、多抗育种的突破。
“西甜208”、“陕甜1号”、“千玉1号”、“西农早蜜1号”、“西农脆宝”、“绿色经典”、“陕甜9号”,先后通过了陕西省鉴定登记和国家登记。根据甜瓜杂交品种的农艺性状,针对各个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优缺点及栽培风险,集成了配套栽培技术,对其产业化开发有了清晰的思路。“西甜208”、“千玉1号”、“西农早蜜1号”、“西农脆宝”、“陕甜1号”、“陕甜9号”、“绿色经典”,成为该省甜瓜产区的主栽品种。
4、研发了大棚厚皮甜瓜“高垄地膜覆盖、爬地栽培”新技术,催生了“阎良甜瓜”产业。
利用温室进行吊蔓栽培甜瓜,投资高、风险大,效益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推广了在大棚内起高垄,采用地膜覆盖垄面,让甜瓜瓜蔓爬到垄面的地膜上生长,从而保证了瓜蔓和土壤的隔离,使每亩厚皮甜瓜的栽培成本从1万多元降到1000元以下,并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使以家庭为单位的甜瓜规模化生产变成现实,“西农早蜜”系列甜瓜新品种和这一技术的综合应用,阎良甜瓜从1999年试验的2亩地快速发展到现在的6.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县10万余亩,“科技创新催生了阎良甜瓜产业”。
5、研究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新的技术难题。
根据陕西的气候特点,研究了甜瓜多层覆盖技术、甜瓜的需肥规律、甜瓜整枝技术、大棚甜瓜主要病虫害及生物有机肥对克服甜瓜连作障害的影响,研究推广了“甜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解决了甜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推广的大棚甜瓜“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栽培技术和温室甜瓜双根嫁接栽培技术,不断解决产业出现的新问题,拉长了甜瓜上市供应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提升了效益。
项目育成甜瓜品种7个,制定标准2项,撰写甜瓜品种栽培新技术专著2部,发表研究论文53篇,20篇代表性论著他引总次数227次,平均单篇他引11.4次。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三年(2016-2018)在西安市、杨凌示范区、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等地累计推广约95.7万亩,新增销售额156637.46万元,实现新增利润134682.4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甜瓜肉厚鲜美,香甜爽口,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的普遍喜爱,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高效产业。以阎良为中心的陕西省早春大棚甜瓜年栽培面积已达40万亩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原有品种不能满足生产中多元化栽培的需求,主要存在品种适应性不强、复合抗病性较差、商品品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收益,制约了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在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早熟优质丰产多抗甜瓜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2012K01-04)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西甜瓜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2013K0108)等项目的支持下,针对上述问题,以早熟、优质、多抗、丰产为主要目标,大规模发掘优异种质,创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优质多抗新品种并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
1、创建了利用不同生态环境快速鉴选甜瓜种质资源的技术体系。
在陕西关中、甘肃酒泉、云南元谋及海南三亚等4个不同生态环境区域建立了试验基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甜瓜试验示范站,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不同设施设立了冬春茬、早春茬和秋茬3个生态栽培模型,确立了年度内4个生态区域和3个生态栽培模型的种植时期,制定了苗期观察、田间调査、室内考瓜、考种的记载标准,通过对1-2个种植周期内甜瓜种质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甜瓜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状及经济性状等目标性状,能够得到快速全面的鉴评。从316份材料中,已成功发掘出抗病、高品质、丰产甜瓜优异种质53份,挖掘出早熟、高糖珍贵种质32份,耐高温、品质稳定的特异种质19份,为早熟、优质、多抗甜瓜杂交组合配制及新种质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2、集成了快速创制甜瓜新种质的技术体系。
①在杂交方式上,采用多亲杂交技术,实现优良基因的转移、互补、重组、积累,把韦产基因、优质基因、多抗基因组装在一起,创制优良新种质。
②选育策略上采用多组合小群体筛选组合与少组合大群体选育品种相结合,重点组合重点选择。
③在杂种后代处理上采用以瓜代系选择法,较好地综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增强了选择性和目标性,提高了育种成效。
④在高代品系鉴定上,创造育种环境的多样化,使育成品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得到全面鉴评,有利于选育出早熟性、优质性、多抗性和丰产性结合较好的基因型,达到以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
创制出早熟基因和优质基因、早熟基因和丰产基因、多抗(抗蔓枯病、叶枯病、霜霉病)基因等结合较好的自交系32个,攻克了早熟和优质丰产基因难以聚合的技术难题,突破了优质甜瓜不抗病的育种瓶颈。
3、育成了早熟优质多抗甜瓜系列杂交新品种。
利用创制的优质多抗自交系,育成适应越冬温室、早春大棚、中小棚、露地等不同生态型的新一代早熟、优质、多抗甜瓜新品种7个,实现了早熟、优质、多抗育种的突破。
“西甜208”、“陕甜1号”、“千玉1号”、“西农早蜜1号”、“西农脆宝”、“绿色经典”、“陕甜9号”,先后通过了陕西省鉴定登记和国家登记。根据甜瓜杂交品种的农艺性状,针对各个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优缺点及栽培风险,集成了配套栽培技术,对其产业化开发有了清晰的思路。“西甜208”、“千玉1号”、“西农早蜜1号”、“西农脆宝”、“陕甜1号”、“陕甜9号”、“绿色经典”,成为该省甜瓜产区的主栽品种。
4、研发了大棚厚皮甜瓜“高垄地膜覆盖、爬地栽培”新技术,催生了“阎良甜瓜”产业。
利用温室进行吊蔓栽培甜瓜,投资高、风险大,效益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研究推广了在大棚内起高垄,采用地膜覆盖垄面,让甜瓜瓜蔓爬到垄面的地膜上生长,从而保证了瓜蔓和土壤的隔离,使每亩厚皮甜瓜的栽培成本从1万多元降到1000元以下,并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使以家庭为单位的甜瓜规模化生产变成现实,“西农早蜜”系列甜瓜新品种和这一技术的综合应用,阎良甜瓜从1999年试验的2亩地快速发展到现在的6.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县10万余亩,“科技创新催生了阎良甜瓜产业”。
5、研究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新的技术难题。
根据陕西的气候特点,研究了甜瓜多层覆盖技术、甜瓜的需肥规律、甜瓜整枝技术、大棚甜瓜主要病虫害及生物有机肥对克服甜瓜连作障害的影响,研究推广了“甜瓜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解决了甜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推广的大棚甜瓜“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栽培技术和温室甜瓜双根嫁接栽培技术,不断解决产业出现的新问题,拉长了甜瓜上市供应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提升了效益。
项目育成甜瓜品种7个,制定标准2项,撰写甜瓜品种栽培新技术专著2部,发表研究论文53篇,20篇代表性论著他引总次数227次,平均单篇他引11.4次。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1项。近三年(2016-2018)在西安市、杨凌示范区、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等地累计推广约95.7万亩,新增销售额156637.46万元,实现新增利润134682.46万元,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