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762518]优质早熟梨新品种及省力化关键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梨为江苏省重要果树之一,种植面积59.8万亩,年产量80万吨。针对该省梨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早熟品种缺乏,杂交育种周期长,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突出问题,在国家、部省有关项目的支持下,重点开展梨快速育种技术与优质早熟梨新品种创新以及省力化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带动该省梨品种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 1、揭示目标性状遗传规律,创建快速育种体系,缩短育种时间3-4年。围绕优质、早熟、抗病等育种目标,广泛收集品种资源,评价、筛选出适宜优良亲本24份,研究揭示花期、成熟期、抗病性等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合理选配亲本提供依据。发明“种子幼胚破眠+顶芽连续高接”关键技术,破解早熟梨种子出苗率低、杂种实生苗开花结果晚的难题,杂交种子当年可以成苗,童期缩短2-3年,整个育种过程缩短3-4年。 2、育成优质早熟梨新品种3个,‘苏翠1号’为中国育成品质最好的早熟品种,使鲜果供应期提早了15天。以该省主栽品种‘翠冠’为对照,育成3个早熟梨新品种。新品种克服了‘翠冠’的缺点,果实品质、成熟期及商品外观等全面超越‘翠冠’。‘苏翠1号’成熟最早,比‘翠冠’提早15天以上,苏北7月初成熟,苏南可在6月底前上市;品质最好,果肉细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8%,比‘翠冠’高1个百分点;货架期长达15天,是‘翠冠’的2倍,为中国育成品质最好的早熟梨品种。‘苏翠2号’在7月中旬成熟,果实可采期长达30天,适合观光采摘。‘苏翠4号’与‘翠冠’同期成熟,外观品质优秀,果形圆整,果面光洁,可免套袋。新品种间授粉亲和性好,可互相搭配栽培,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引种,表现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易栽培。 3、创建机械化栽培模式,研发应用高效喷药、施肥机械,每亩节省4-5个人工。创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梨拱形棚架栽培模式,研究制定梨拱形棚架栽培技术规程,实现果园管理全程机械化作业。研发新型高效果园风送喷雾机2种,研究制定果园风送式喷雾技术规程,解决了果园喷药用工多、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难题。研发一套果园有机肥深层混施机,解决了果园有机肥投施费力、施肥质量差等问题。应用两种机械每亩果园可节约4-5个人工,为农药、化肥减量施用提供了技术装备。 项目期间,育成早熟梨新品种3个(2个获新品种权);研发新型农业机械3种(2种获江苏省推广鉴定证书);申请发明专利26件(授权16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件(授权3件);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4项;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收录21篇;《优质特早熟梨新品种‘苏翠1号’的选育》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国20多个省市应用,累计推广新品种10.5万亩(江苏),推广新型农业机械735台/套,作业面积58万亩,2016-2017年新增利润2.43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梨为江苏省重要果树之一,种植面积59.8万亩,年产量80万吨。针对该省梨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早熟品种缺乏,杂交育种周期长,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等突出问题,在国家、部省有关项目的支持下,重点开展梨快速育种技术与优质早熟梨新品种创新以及省力化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成果,带动该省梨品种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 1、揭示目标性状遗传规律,创建快速育种体系,缩短育种时间3-4年。围绕优质、早熟、抗病等育种目标,广泛收集品种资源,评价、筛选出适宜优良亲本24份,研究揭示花期、成熟期、抗病性等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合理选配亲本提供依据。发明“种子幼胚破眠+顶芽连续高接”关键技术,破解早熟梨种子出苗率低、杂种实生苗开花结果晚的难题,杂交种子当年可以成苗,童期缩短2-3年,整个育种过程缩短3-4年。 2、育成优质早熟梨新品种3个,‘苏翠1号’为中国育成品质最好的早熟品种,使鲜果供应期提早了15天。以该省主栽品种‘翠冠’为对照,育成3个早熟梨新品种。新品种克服了‘翠冠’的缺点,果实品质、成熟期及商品外观等全面超越‘翠冠’。‘苏翠1号’成熟最早,比‘翠冠’提早15天以上,苏北7月初成熟,苏南可在6月底前上市;品质最好,果肉细脆,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8%,比‘翠冠’高1个百分点;货架期长达15天,是‘翠冠’的2倍,为中国育成品质最好的早熟梨品种。‘苏翠2号’在7月中旬成熟,果实可采期长达30天,适合观光采摘。‘苏翠4号’与‘翠冠’同期成熟,外观品质优秀,果形圆整,果面光洁,可免套袋。新品种间授粉亲和性好,可互相搭配栽培,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引种,表现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易栽培。 3、创建机械化栽培模式,研发应用高效喷药、施肥机械,每亩节省4-5个人工。创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梨拱形棚架栽培模式,研究制定梨拱形棚架栽培技术规程,实现果园管理全程机械化作业。研发新型高效果园风送喷雾机2种,研究制定果园风送式喷雾技术规程,解决了果园喷药用工多、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难题。研发一套果园有机肥深层混施机,解决了果园有机肥投施费力、施肥质量差等问题。应用两种机械每亩果园可节约4-5个人工,为农药、化肥减量施用提供了技术装备。 项目期间,育成早熟梨新品种3个(2个获新品种权);研发新型农业机械3种(2种获江苏省推广鉴定证书);申请发明专利26件(授权16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件(授权3件);制定江苏省地方标准4项;发表论文84篇,其中SCI收录21篇;《优质特早熟梨新品种‘苏翠1号’的选育》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国20多个省市应用,累计推广新品种10.5万亩(江苏),推广新型农业机械735台/套,作业面积58万亩,2016-2017年新增利润2.43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