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6670]优质多样化洋葱系列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种植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项目属于蔬菜育种与应用领域。洋葱是中国主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项目立足于解决中国洋葱种质资源及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缺乏,育种技术落后,进口种子价格昂贵等产业关键技术难题。1996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级34项课题资助下,围绕优质多样化洋葱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开展了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系列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日照洋葱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评价研究。收集种质资源307份,结合农艺性状、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鉴定评价,挖掘出早熟优质资源35份,中熟优质资源68份,抗逆、耐抽薹资源45份;创制早熟圆球白皮洋葱资源1份。突破了洋葱育种资源匮乏的瓶颈,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资源材料。
2、在国内率先育成了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主杂交种。2003年育成了国内首个雄性不育系101A,利用其开发了稳定的洋葱雄性不育的SCAR标记SCAK15450,通过标记对优良资源材料进行筛选,创制了不同特性的优异不育系D-9、A1、A3、T,5个不育系的不育度、不育株率均达到100%。配制杂交组合500多个,其中育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主杂交品种‘连葱096’已大面积示范应用。创新了洋葱育种手段,提升了中国洋葱育种水平。
3、在国内率先建立支撑洋葱产业持续发展的品种体系。育成了不同熟期、皮色、球形等性状的系列洋葱新品种15个,其中‘连葱5号’为国内首个极早熟球形黄皮新品种,比日本早熟品种‘锦球’提早上市5天,增产16.9%;‘连葱9号’为首个加工型品种,比主栽品种‘泉州黄2号’增产19.7%;‘连葱12号’填补了国产中日照白皮品种空白;‘连葱15号’适采期长达20天,是中国稀有的长适采期品种,比普通品种适采期长10-15天。满足了不同产区及市场对品种多样性的迫切需求,近两年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占江苏省洋葱总面积的52.6%。
4、创新了洋葱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洋葱鳞茎的休眠特性,采用添加外源ABA,延长鳞茎贮藏期,降低了种球的损耗率;发明了大棚小株留种方法,缩短良繁周期;发明了采后后熟、二次精选等种子加工方法,提高了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提高了15%;研究出最适播期、精量施肥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建立起支撑产业优质发展的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长江及黄淮流域洋葱产业发展水平。
该项目育成新品种15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12项,发表论文77篇,获得科技奖励12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38.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7.15亿元,出口额0.95亿美元。近两年推广54.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6.6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推动洋葱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
该项目属于蔬菜育种与应用领域。洋葱是中国主要的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项目立足于解决中国洋葱种质资源及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缺乏,育种技术落后,进口种子价格昂贵等产业关键技术难题。1996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级34项课题资助下,围绕优质多样化洋葱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开展了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育种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系列研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日照洋葱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评价研究。收集种质资源307份,结合农艺性状、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鉴定评价,挖掘出早熟优质资源35份,中熟优质资源68份,抗逆、耐抽薹资源45份;创制早熟圆球白皮洋葱资源1份。突破了洋葱育种资源匮乏的瓶颈,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资源材料。
2、在国内率先育成了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主杂交种。2003年育成了国内首个雄性不育系101A,利用其开发了稳定的洋葱雄性不育的SCAR标记SCAK15450,通过标记对优良资源材料进行筛选,创制了不同特性的优异不育系D-9、A1、A3、T,5个不育系的不育度、不育株率均达到100%。配制杂交组合500多个,其中育成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主杂交品种‘连葱096’已大面积示范应用。创新了洋葱育种手段,提升了中国洋葱育种水平。
3、在国内率先建立支撑洋葱产业持续发展的品种体系。育成了不同熟期、皮色、球形等性状的系列洋葱新品种15个,其中‘连葱5号’为国内首个极早熟球形黄皮新品种,比日本早熟品种‘锦球’提早上市5天,增产16.9%;‘连葱9号’为首个加工型品种,比主栽品种‘泉州黄2号’增产19.7%;‘连葱12号’填补了国产中日照白皮品种空白;‘连葱15号’适采期长达20天,是中国稀有的长适采期品种,比普通品种适采期长10-15天。满足了不同产区及市场对品种多样性的迫切需求,近两年系列品种种植面积占江苏省洋葱总面积的52.6%。
4、创新了洋葱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洋葱鳞茎的休眠特性,采用添加外源ABA,延长鳞茎贮藏期,降低了种球的损耗率;发明了大棚小株留种方法,缩短良繁周期;发明了采后后熟、二次精选等种子加工方法,提高了种子质量,种子发芽率提高了15%;研究出最适播期、精量施肥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建立起支撑产业优质发展的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长江及黄淮流域洋葱产业发展水平。
该项目育成新品种15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12项,发表论文77篇,获得科技奖励12项。新品种累计推广238.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7.15亿元,出口额0.95亿美元。近两年推广54.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6.6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推动洋葱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