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749682]基于程序转换和语义分析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软件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该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传统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程序是怎样实现编程任务的,以及不能从程序文本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角度衡量学生程序与正确答案的接近程度等问题:(1)提出一种基于程序转换和语义分析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论文"Semanticsimilarity-basedgradingofstudentprograms"于2007年发表于影响因子为1.51的国际期刊"InformationandSoftwareTechnology",并且被SCI和EI收录(SCI收录号:118EY,EI收录号:20064710257387).(2)提出一种基于程序理解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论文"基于程序理解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于2009年发表于一级学报、核心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并且被EI收录(EI收录号:20093012214142).(3)在此基础上,又对基于动态测试的程序正确性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Ability-training-orientedautomatedassessmentinintroductoryprogrammingcourse"于2011年发表于影响因子为2.059的国际期刊"Computers&Education",并且被SCI和EI收录(SCI收录号:676MN,EI收录号:20104213313123).(4)基于该研究,开发了"C语言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获得了软件著作权登记.该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程序的语法和语义衡量学生程序实现编程任务的正确程度,真正测试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并确保评分结果客观、公正、合理;同时学生在线编程、调试运行和及时的评分反馈,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编程实践能力的提高.(5)该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被应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校本科生C语言考试以及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并先后推广到国防科大、北京邮电大学等100余所院校试用.
该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传统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程序是怎样实现编程任务的,以及不能从程序文本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角度衡量学生程序与正确答案的接近程度等问题:(1)提出一种基于程序转换和语义分析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论文"Semanticsimilarity-basedgradingofstudentprograms"于2007年发表于影响因子为1.51的国际期刊"InformationandSoftwareTechnology",并且被SCI和EI收录(SCI收录号:118EY,EI收录号:20064710257387).(2)提出一种基于程序理解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论文"基于程序理解的编程题自动评分方法"于2009年发表于一级学报、核心期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并且被EI收录(EI收录号:20093012214142).(3)在此基础上,又对基于动态测试的程序正确性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Ability-training-orientedautomatedassessmentinintroductoryprogrammingcourse"于2011年发表于影响因子为2.059的国际期刊"Computers&Education",并且被SCI和EI收录(SCI收录号:676MN,EI收录号:20104213313123).(4)基于该研究,开发了"C语言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获得了软件著作权登记.该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程序的语法和语义衡量学生程序实现编程任务的正确程度,真正测试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并确保评分结果客观、公正、合理;同时学生在线编程、调试运行和及时的评分反馈,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编程实践能力的提高.(5)该编程题考试自动评分系统被应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校本科生C语言考试以及计算机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中,并先后推广到国防科大、北京邮电大学等100余所院校试用.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