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740482]福建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类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任务来源:于2003年5月向省科技厅申请“福建省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制”项目,于当年6月获得立项,资助10万元。2004年又向省环保局申请“福建省土壤污染元素环境质量基准”项目,获资助10万元。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提出了福建省土壤污染元素控制标准。2、该基准包括了10个污染元素,是一个三级指标体系,规定了各元素限量.3、在第二级指标中采用了有效量指标,包括了各种影响有效性的土壤学因素。4、该基准中以潜在风险最大的情况作为估算指标的依据,因此不分别考虑水旱情况。5、已详细说明了各指标估算的依据、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对福建主要作物及表土污染元素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土壤污染分类标准。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主要创新点是:⑴证实了10种元素的土壤-植物全量及有效量基转移系数随土壤元素全量及有效量的升高而呈幂函数降低的规律;⑵提出了以有效量为基础计算转移系数的方法,并证明有效量基转移系数比全量基转移系数更具合理性;⑶修正了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富集能力的估算方法;⑷提出以高风险指示作物为基础,建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体系中土壤污染元素二级限量指标;⑸建立了酸性土壤有效砷的0.5mol/LNaH2PO4提取法;⑹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量与全量双指标的第二级污染元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指标。该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中上述10种元素在土壤全量-土壤有效量-植物含量转移规律和以高风险指示作物为基础建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方面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研究系统性强、数据充实可靠,拟定的标准既体现了国内外最新进展,又成分反映福建省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成熟可靠,可以适用于该省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价。应用情况及其存在问题:该标准正准备进入颁布程序,正式颁布后将可以广泛用于该省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
课题任务来源:于2003年5月向省科技厅申请“福建省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研制”项目,于当年6月获得立项,资助10万元。2004年又向省环保局申请“福建省土壤污染元素环境质量基准”项目,获资助10万元。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1、提出了福建省土壤污染元素控制标准。2、该基准包括了10个污染元素,是一个三级指标体系,规定了各元素限量.3、在第二级指标中采用了有效量指标,包括了各种影响有效性的土壤学因素。4、该基准中以潜在风险最大的情况作为估算指标的依据,因此不分别考虑水旱情况。5、已详细说明了各指标估算的依据、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对福建主要作物及表土污染元素的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土壤污染分类标准。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研究主要创新点是:⑴证实了10种元素的土壤-植物全量及有效量基转移系数随土壤元素全量及有效量的升高而呈幂函数降低的规律;⑵提出了以有效量为基础计算转移系数的方法,并证明有效量基转移系数比全量基转移系数更具合理性;⑶修正了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富集能力的估算方法;⑷提出以高风险指示作物为基础,建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基准体系中土壤污染元素二级限量指标;⑸建立了酸性土壤有效砷的0.5mol/LNaH2PO4提取法;⑹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效量与全量双指标的第二级污染元素土壤环境质量基准指标。该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中上述10种元素在土壤全量-土壤有效量-植物含量转移规律和以高风险指示作物为基础建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方面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研究系统性强、数据充实可靠,拟定的标准既体现了国内外最新进展,又成分反映福建省土壤环境的实际情况,成熟可靠,可以适用于该省土壤污染状况的评价。应用情况及其存在问题:该标准正准备进入颁布程序,正式颁布后将可以广泛用于该省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