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73211]三相微乳化节能低成本车用柴油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新能源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刘航

进入空间

所在地:云南昆明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本人与相关石油科研机构人员历时三年成功研制的三相微乳化节能低成本车用柴油生产技术,克服了以往种种微乳化柴油及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制备成本低,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节能、环保的低成本微乳化柴油生产技术。该生产技术及产品以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各类型的所谓“成熟”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特点:   一、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   二、生产的成品油能使柴油机机身过热降低,有效降低发动机在工作时的震动力,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三、可以降低油耗,以相同车型相同路段行驶百公里计算,使用本技术制作的复合柴油,与使用国标0#柴油相比较,油耗至少降低0.5--1升;   四、可提高动力性,降低尾气污染;   五、无须改动发动机,直接添加使用;   六、本技术制作成品柴油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逼真性:外观如同柴油,清亮透明,不混浊。   拒水性:当配置后的复合柴油中水的比例固定(已溶合后),再加水是加不进去的,只会沉于油品的底部。   稳定性:根据半衰周期测定及多重恶劣性环境实验,使用本技术生产的复合生物柴油,至少可保证,三年内无变化,不分层;   互溶性:可任意比例与纯柴油混合而不影响使用效果;   一年多来,通过多种型号车辆台驾实际道路行驶实验充分证明,采用本技术生产的三相微乳化节能低成本车用柴油,可以应用于机动车、船及各种燃料柴油炉上,即是加油站采购,也无须改动任何设备,直接填加于原油罐内与纯柴油混合后直接加注而无任何后顾之忧。该成品油标样物理性能检测指标如下:   项目 指标 测试标准   外 观 琥珀色液体 目测   密 度g/cm3(20 ℃) 0.83---0.86 GB/T1885   十六烷值 ≥52 GB/T386   运动粘度mm2/s(20) 5.0---8.0 GB/T265   闪 点 ≥55 GB/T261   灰 分 ≤ 0.01 GB/T508   机械杂质 无 GB/T511   油品互溶性 全溶 高倍电子显微镜观测   水分 15---30 蒸馏法
  技术简介:本人与相关石油科研机构人员历时三年成功研制的三相微乳化节能低成本车用柴油生产技术,克服了以往种种微乳化柴油及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制备成本低,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节能、环保的低成本微乳化柴油生产技术。该生产技术及产品以历史上出现的种种各类型的所谓“成熟”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特点:   一、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   二、生产的成品油能使柴油机机身过热降低,有效降低发动机在工作时的震动力,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三、可以降低油耗,以相同车型相同路段行驶百公里计算,使用本技术制作的复合柴油,与使用国标0#柴油相比较,油耗至少降低0.5--1升;   四、可提高动力性,降低尾气污染;   五、无须改动发动机,直接添加使用;   六、本技术制作成品柴油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逼真性:外观如同柴油,清亮透明,不混浊。   拒水性:当配置后的复合柴油中水的比例固定(已溶合后),再加水是加不进去的,只会沉于油品的底部。   稳定性:根据半衰周期测定及多重恶劣性环境实验,使用本技术生产的复合生物柴油,至少可保证,三年内无变化,不分层;   互溶性:可任意比例与纯柴油混合而不影响使用效果;   一年多来,通过多种型号车辆台驾实际道路行驶实验充分证明,采用本技术生产的三相微乳化节能低成本车用柴油,可以应用于机动车、船及各种燃料柴油炉上,即是加油站采购,也无须改动任何设备,直接填加于原油罐内与纯柴油混合后直接加注而无任何后顾之忧。该成品油标样物理性能检测指标如下:   项目 指标 测试标准   外 观 琥珀色液体 目测   密 度g/cm3(20 ℃) 0.83---0.86 GB/T1885   十六烷值 ≥52 GB/T386   运动粘度mm2/s(20) 5.0---8.0 GB/T265   闪 点 ≥55 GB/T261   灰 分 ≤ 0.01 GB/T508   机械杂质 无 GB/T511   油品互溶性 全溶 高倍电子显微镜观测   水分 15---30 蒸馏法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