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7859]新型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开发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北京理工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北京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项目概述:
本项目志在开发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工业和机器余热生产可饮用淡水的先进装置。使之具有产水效率高、产水快、可以多能互用、运行温度低以及自动稳定运行等显著优势。能为海上作业渔船,岛上和盐碱地区居民,野外钻探和驻军等方便地提供饮用淡水。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为本专利发明人郑宏飞博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专攻太阳能海水淡化)。组员有:王义春,杨英俊,王瑞君,其中王义春为俄罗斯胞曼大学博士,专攻传热与传质技术。以北京理工大学热工教研室为依托,组成专门小组进行攻关开发。
产品的技术特点和水平:
该型海水淡化系统主要采用了横管降膜蒸发、负压蒸馏、正压冷凝、强化对流以及多效回热等多项先进的强化传热措施,并有效地减少了装置中海水的热容量,使装置升温更迅速,运行五分钟即有淡水产出。装置中海水的蒸发与蒸汽的冷凝潜热得到了100%的重复利用,使系统产水率得到成倍的提高,是传统太阳能蒸馏器产水率的近五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采取闭式循环模式,不受外界干扰,因此特别稳定,即使在有一定摇动的船上也能正常运行。该装置可以视用户情况专门设计,而且规模越大效率越高。小时产水50—100公斤的系统电耗仅为1.5千瓦左右,大系统电耗更低。已完成了多台样机的试制。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市场前景:
我国许多地方缺乏淡水,如海上岛屿及广大沿海地区和内地苦咸水地区,政府已发出向海洋要淡水的号召。我国现有各类渔船几百万条,这些渔船出海捕鱼只能自带淡水,不但加重了渔船的负担也容易造成缺水之忧。因此在渔船上自产淡水是非常迫切的。而且各类渔船上均有大量的余热可以利用,因此利用船上余热生产淡水也是非常科学和实用的。据此本项目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效益分析:
以年销售1万台计则产值可达3亿元。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融资规模及合作方式:
前期融资200万元;一年后二期融资2000-3000万元,3—4年实现内产值超亿元的目标。本项目组以技术入股,占总股本的25%。其他合作方式也可以考虑。
技术投资分析:
项目概述:
本项目志在开发一种可以利用太阳能、工业和机器余热生产可饮用淡水的先进装置。使之具有产水效率高、产水快、可以多能互用、运行温度低以及自动稳定运行等显著优势。能为海上作业渔船,岛上和盐碱地区居民,野外钻探和驻军等方便地提供饮用淡水。
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为本专利发明人郑宏飞博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专攻太阳能海水淡化)。组员有:王义春,杨英俊,王瑞君,其中王义春为俄罗斯胞曼大学博士,专攻传热与传质技术。以北京理工大学热工教研室为依托,组成专门小组进行攻关开发。
产品的技术特点和水平:
该型海水淡化系统主要采用了横管降膜蒸发、负压蒸馏、正压冷凝、强化对流以及多效回热等多项先进的强化传热措施,并有效地减少了装置中海水的热容量,使装置升温更迅速,运行五分钟即有淡水产出。装置中海水的蒸发与蒸汽的冷凝潜热得到了100%的重复利用,使系统产水率得到成倍的提高,是传统太阳能蒸馏器产水率的近五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采取闭式循环模式,不受外界干扰,因此特别稳定,即使在有一定摇动的船上也能正常运行。该装置可以视用户情况专门设计,而且规模越大效率越高。小时产水50—100公斤的系统电耗仅为1.5千瓦左右,大系统电耗更低。已完成了多台样机的试制。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市场前景:
我国许多地方缺乏淡水,如海上岛屿及广大沿海地区和内地苦咸水地区,政府已发出向海洋要淡水的号召。我国现有各类渔船几百万条,这些渔船出海捕鱼只能自带淡水,不但加重了渔船的负担也容易造成缺水之忧。因此在渔船上自产淡水是非常迫切的。而且各类渔船上均有大量的余热可以利用,因此利用船上余热生产淡水也是非常科学和实用的。据此本项目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效益分析:
以年销售1万台计则产值可达3亿元。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融资规模及合作方式:
前期融资200万元;一年后二期融资2000-3000万元,3—4年实现内产值超亿元的目标。本项目组以技术入股,占总股本的25%。其他合作方式也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