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655374]珠江三角洲PM2.5主要来源与区域输送特征诊断技术研究及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环境监测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珠江三角洲快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使得区域大气污染形势严峻,PM2.5和O3已成为主要区域性污染物。在2012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将PM2.5和O3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因此,定量辨析排放源和区域输送对污染生成与积累的贡献程度是PM2.5联防联控的关键科技需求,也是珠三角要率先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亟需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 系统开展PM2.5及其组分高时间分辨率在线观测,识别了影响珠三角PM2.5三维理化结构的关键因素。发现NH3-HNO3-NH4NO3气-粒平衡转化、悬浮逆温和区域输送是影响珠三角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深化了对区域大气PM2.5重污染的认识。 优化城市冠层模式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将PM2.5数值模拟准确性提高了8%。基于精细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冠层模式,更新萜烯化合物排放因子,改进土壤NO排放估算方法,建立区域高时空分辨率自然源排放清单;完善自然源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机制。 建立耦合观测与模型源解析的新方法,量化了区域人为源和自然源对典型城市PM2.5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的贡献。机动车、电厂、工业和居民源对广州PM2.5的总贡献为47.4%,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的贡献分别为11.9%和22.1%。人为源和自然源的相对贡献为88∶12。 研发大气污染传输四维通量测算新方法,定量估算了珠三角PM2.5化学成分在城市间的相互输送。首次提出闭合绘线法,建立输送通量在四维时空维度计算方法,发现秋季广州PM2.5以输出为主,占62%,其中硫酸盐以输入为主,占94%。
珠江三角洲快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使得区域大气污染形势严峻,PM2.5和O3已成为主要区域性污染物。在2012年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将PM2.5和O3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因此,定量辨析排放源和区域输送对污染生成与积累的贡献程度是PM2.5联防联控的关键科技需求,也是珠三角要率先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亟需解决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 系统开展PM2.5及其组分高时间分辨率在线观测,识别了影响珠三角PM2.5三维理化结构的关键因素。发现NH3-HNO3-NH4NO3气-粒平衡转化、悬浮逆温和区域输送是影响珠三角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深化了对区域大气PM2.5重污染的认识。 优化城市冠层模式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将PM2.5数值模拟准确性提高了8%。基于精细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冠层模式,更新萜烯化合物排放因子,改进土壤NO排放估算方法,建立区域高时空分辨率自然源排放清单;完善自然源VOCs和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机制。 建立耦合观测与模型源解析的新方法,量化了区域人为源和自然源对典型城市PM2.5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的贡献。机动车、电厂、工业和居民源对广州PM2.5的总贡献为47.4%,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的贡献分别为11.9%和22.1%。人为源和自然源的相对贡献为88∶12。 研发大气污染传输四维通量测算新方法,定量估算了珠三角PM2.5化学成分在城市间的相互输送。首次提出闭合绘线法,建立输送通量在四维时空维度计算方法,发现秋季广州PM2.5以输出为主,占62%,其中硫酸盐以输入为主,占94%。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