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2140]配电网高效供电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能量转换与储存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涉及电气工程、专用机械工程、信息处理技术多个科学技术领域。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配电网供电效率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配电网升级是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的战略方向。
项目组在配电网网架结构大规模改造、调整和优化较难实现的现状下,从配电网故障及时预警、故障报警定位和快速维修、电能质量改善、测量节点网络拓扑控制方法几个方面深入研究了配电网主要组件(变压器、断路器、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计量与通信)的生产和运维各环节技术内容,并进行了系列技术创新,主要内容及发明要点:
发明点1: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测技术。发明了一种新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解决了配电网遥测设备经常受各类误差干扰而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发明了一种新型负荷分界开关的分合闸装置,可低成本、迅速地隔离配电网故障;通过分析配电网关键部件运行特征,发明了电力电容器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配电机房自动巡检小车、干式变压器实时在线监测装系统、高压电缆分接箱内部环境实时预警系统、电气设备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实现配电网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使故障抢修效率提高50%左右,改善了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发明点2:配电网电能质量调节技术。针对日益增多的电感性、非线性负荷降低了电网电能质量和输电效率的问题,发明了快速准确检测指令信号的电能质量调节方法、三相四线制电网部分调压调容无功补偿装置及方法、感应电动机软启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功率单元的旁路装置和测试的平台装置,使得新设备制造成本降低了6%,电能质量调节速度提高15%,减少了电能的无用损耗,提高了供电效率。
发明点3:配电网传感器网部署和实施技术。为了解决配电网测量节点网络拓扑多样性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大规模M2M异构网络的拓扑控制方法,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和抗干扰性;发明了无线传感器基于S-MAC的拒绝休眠攻击的防御方法和网络节点信任管理系统,构造了变电站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通信框架。
项目共获得知识产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项),发表论文(EI/中文核心)22篇。并形成了一系列兼具先进性和新颖性的特色产品,增强了设备生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产品使用部门提高供电效率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产品已在10多个省市应用。近三年新增销售4.94亿元,新增利税6091.54万元,节支1801.2万元。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涉及电气工程、专用机械工程、信息处理技术多个科学技术领域。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配电网供电效率对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至关重要,配电网升级是国家十三五电力发展的战略方向。
项目组在配电网网架结构大规模改造、调整和优化较难实现的现状下,从配电网故障及时预警、故障报警定位和快速维修、电能质量改善、测量节点网络拓扑控制方法几个方面深入研究了配电网主要组件(变压器、断路器、电能质量调节装置、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计量与通信)的生产和运维各环节技术内容,并进行了系列技术创新,主要内容及发明要点:
发明点1: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测技术。发明了一种新的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解决了配电网遥测设备经常受各类误差干扰而导致可靠性低的问题;发明了一种新型负荷分界开关的分合闸装置,可低成本、迅速地隔离配电网故障;通过分析配电网关键部件运行特征,发明了电力电容器在线检测方法及装置、配电机房自动巡检小车、干式变压器实时在线监测装系统、高压电缆分接箱内部环境实时预警系统、电气设备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实现配电网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使故障抢修效率提高50%左右,改善了配电网的供电效率;发明点2:配电网电能质量调节技术。针对日益增多的电感性、非线性负荷降低了电网电能质量和输电效率的问题,发明了快速准确检测指令信号的电能质量调节方法、三相四线制电网部分调压调容无功补偿装置及方法、感应电动机软启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功率单元的旁路装置和测试的平台装置,使得新设备制造成本降低了6%,电能质量调节速度提高15%,减少了电能的无用损耗,提高了供电效率。
发明点3:配电网传感器网部署和实施技术。为了解决配电网测量节点网络拓扑多样性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大规模M2M异构网络的拓扑控制方法,提高了网络的容量和抗干扰性;发明了无线传感器基于S-MAC的拒绝休眠攻击的防御方法和网络节点信任管理系统,构造了变电站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通信框架。
项目共获得知识产权28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专利1项),发表论文(EI/中文核心)22篇。并形成了一系列兼具先进性和新颖性的特色产品,增强了设备生产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产品使用部门提高供电效率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产品已在10多个省市应用。近三年新增销售4.94亿元,新增利税6091.54万元,节支1801.2万元。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