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4107]双压柄电焊钳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电焊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ZL200920165922.2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赵文阁
进入空间
所在地:辽宁大连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本技术是一项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五金工具,具有双压柄的电焊钳,可以增加寿命2倍以上的新产品,属于市场首创,具有易实现,市场广,效益显著的特点。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应用领域:工业、制造业、建筑、修理业等第
前景分析:焊钳是工业、建筑、修理等许多行业的基本工具之一,属于消耗性用品,市场极为广泛。大到飞机桥梁制造,小到汽水管路维修,精到压力容器拼接,远到场矿农村机具修造,都要用到焊钳。本项目依托的新式焊钳,是专利技术,性能优越且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开发生产效益显著。是一个投资少、收益高、市场稳定、发展潜力大的好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目前,广泛应用的手工电弧焊焊把,也叫焊钳或焊矩,其主要结构大同小异:(1)有上下两个夹持用的钳片;(2)由弹簧支持活动钳片提供对焊条的夹持力;(3)与焊接缆线的连接不是一体的,靠压片等用螺钉压紧。
由以上结构决定传统焊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缺陷:(1)只有两个钳片造成夹持不稳: 普通焊把在焊接时是不断变热直至烫手的,其热量只有少部分是来自于焊条热传导过来的,而大部分是焊把自身产生的。原因在于:根据焊接需要,焊接电流都是由焊机产生的低电压的大电流,需要用较粗的焊接缆线来输送。这个较大的电流在焊条里是靠钢芯来导通的,3.2的焊条钢芯直径为3.2毫米,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积为8.04平方毫米,4.0焊条是12.56平方毫米。然而,对一个新的普通焊把来说,夹上焊条后,焊条与两个钳片的接触仅为两条线接触,无真正意义上的接触面积概念,只有实际上的微面积而已。因而在缆线——钳口——焊条这个电流通道中,钳口是个很严重的“掐脖子”截流点。当然这个微接触面积大电流的地方也就成了电击严重的地方,一段时间以后,电击所致上下钳口不再是平面而是麻面。麻面高低不平,与规则的圆柱形焊条的接触也不再是线接触,而是点接触。上下两个点相对,夹持焊条,实际上控制的也只是焊条整体延长线上的一个点。整根焊条可以以这个控制点为中心转动。对于新焊钳,夹上焊条后,要用一点小的力量,可以推转焊条。对于旧焊钳,只需轻轻接触,焊条就转动了。如果不集中精力防止拉弧的力量使焊条转动,则很难控制焊条焊出高质量的焊缝。对焊工来说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有很大的负担。实际的情况也大都如此:新钳用了不久,整体还较新,钳口已开始麻面夹不稳了;旧钳电击严重,保护塑壳早不知所踪,上下钳片电击氧化循环作用逐渐减薄而终至报废。
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新型焊把中都可以很地得到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三个夹持钳片,二个弹簧二个压柄,不易产热,持久耐用的新式焊钳.
该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1)夹持稳固: 三个夹持钳片分个二上钳片和一个下钳片。焊条横插其中时,二个上钳片在焊条上面向下施力,下钳片在焊条下面向上施力。因而焊条受到三条线的接触作用,即使电击成麻面也是三个点接触作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线摩擦控制稳固性更佳。夹持稳固,则可以大大避免电击产生,增加使用寿命。同时夹持稳固,降低操作难度,有利焊出高质量的焊缝来。新型焊把比传统的普通焊把性能优越,更适合焊接操作。
经济收益分析:投资17万:1、产品外协加工:15万元,制造10000件/月,15元/件
销售人员工资:2人,0.6万元/月
管理费:1万/月,其它:0.4万/月
2、销售收入:25万/月,25元/件
利润:6.5万/月,税、其它:1.5万/月
3、投资回收期:3个月
4、年利润:78万元
市场分析:
焊把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决定了焊把的市场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传统焊把没有专有权属保护,焊把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被切割为无数小块,形不成规模效益。而新型焊把产品性能优越,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如果生产开发此产品,可以在一定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经营和垄断利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东南领先,西部开发,我国正处在经济振兴之时,各行各业前景广阔。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当前的城市经济中愈来愈扮演龙头角色,而制造业自然是焊把消费大户,其次是建筑业。世界各国城市房屋等建筑的设计寿命或规划改造周期一般是50——70年,所以建筑业所负担的使命就是在50——70年内再造一个所有的城市建筑,周而复始不停歇。修理业也是焊把消耗大户,同样是一个永不关门的行业。大到庞大的修造厂,小到无孔不入,仅有一个人一台焊机的个体工商修理部,更是遍布城乡各处,也都离不开焊把。其它有规模及小有规模各类厂,设有修理分厂、修理车间或维修班组的企业自然要用到焊把。诸如发电、供暖、啤酒、纺织等等各行各业无不如此。我国现有特大城市75个,中等城市192个,小城市399个,县城3500个,乡镇18000个,场、矿35000个,村屯约160000个。在这些城市和农村中,全国共有特大型企业3000余家、大型企业20000余家,2005年全国2640万工商注册单位中有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焊把是半消耗品,如按大企业每年需更新焊把80~300只,中小型企业年需更新8~40只,个体修理户年需更新2只焊把计算,则焊把的年需求总量约为0.4~8.023亿只(见估算表)。可见,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很显然,开发生产销售新型焊把如果能够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占一席之地分一杯羹的话,其收益和潜力都将是十分可观的。即使只有1%的市场,也有数十至数百万把之多,若是10%份额的话,将达数百至数千万把之巨!
厂房条件建议:办公室80平米,库房120平方
技术简介:\
本技术是一项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五金工具,具有双压柄的电焊钳,可以增加寿命2倍以上的新产品,属于市场首创,具有易实现,市场广,效益显著的特点。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应用领域:工业、制造业、建筑、修理业等第
前景分析:焊钳是工业、建筑、修理等许多行业的基本工具之一,属于消耗性用品,市场极为广泛。大到飞机桥梁制造,小到汽水管路维修,精到压力容器拼接,远到场矿农村机具修造,都要用到焊钳。本项目依托的新式焊钳,是专利技术,性能优越且易于制造,成本低廉,开发生产效益显著。是一个投资少、收益高、市场稳定、发展潜力大的好项目。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目前,广泛应用的手工电弧焊焊把,也叫焊钳或焊矩,其主要结构大同小异:(1)有上下两个夹持用的钳片;(2)由弹簧支持活动钳片提供对焊条的夹持力;(3)与焊接缆线的连接不是一体的,靠压片等用螺钉压紧。
由以上结构决定传统焊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下无法解决的问题和缺陷:(1)只有两个钳片造成夹持不稳: 普通焊把在焊接时是不断变热直至烫手的,其热量只有少部分是来自于焊条热传导过来的,而大部分是焊把自身产生的。原因在于:根据焊接需要,焊接电流都是由焊机产生的低电压的大电流,需要用较粗的焊接缆线来输送。这个较大的电流在焊条里是靠钢芯来导通的,3.2的焊条钢芯直径为3.2毫米,电流通过的横截面积为8.04平方毫米,4.0焊条是12.56平方毫米。然而,对一个新的普通焊把来说,夹上焊条后,焊条与两个钳片的接触仅为两条线接触,无真正意义上的接触面积概念,只有实际上的微面积而已。因而在缆线——钳口——焊条这个电流通道中,钳口是个很严重的“掐脖子”截流点。当然这个微接触面积大电流的地方也就成了电击严重的地方,一段时间以后,电击所致上下钳口不再是平面而是麻面。麻面高低不平,与规则的圆柱形焊条的接触也不再是线接触,而是点接触。上下两个点相对,夹持焊条,实际上控制的也只是焊条整体延长线上的一个点。整根焊条可以以这个控制点为中心转动。对于新焊钳,夹上焊条后,要用一点小的力量,可以推转焊条。对于旧焊钳,只需轻轻接触,焊条就转动了。如果不集中精力防止拉弧的力量使焊条转动,则很难控制焊条焊出高质量的焊缝。对焊工来说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有很大的负担。实际的情况也大都如此:新钳用了不久,整体还较新,钳口已开始麻面夹不稳了;旧钳电击严重,保护塑壳早不知所踪,上下钳片电击氧化循环作用逐渐减薄而终至报废。
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在新型焊把中都可以很地得到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三个夹持钳片,二个弹簧二个压柄,不易产热,持久耐用的新式焊钳.
该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1)夹持稳固: 三个夹持钳片分个二上钳片和一个下钳片。焊条横插其中时,二个上钳片在焊条上面向下施力,下钳片在焊条下面向上施力。因而焊条受到三条线的接触作用,即使电击成麻面也是三个点接触作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线摩擦控制稳固性更佳。夹持稳固,则可以大大避免电击产生,增加使用寿命。同时夹持稳固,降低操作难度,有利焊出高质量的焊缝来。新型焊把比传统的普通焊把性能优越,更适合焊接操作。
经济收益分析:投资17万:1、产品外协加工:15万元,制造10000件/月,15元/件
销售人员工资:2人,0.6万元/月
管理费:1万/月,其它:0.4万/月
2、销售收入:25万/月,25元/件
利润:6.5万/月,税、其它:1.5万/月
3、投资回收期:3个月
4、年利润:78万元
市场分析:
焊把在各行各业的普及性和广泛性决定了焊把的市场无疑是巨大的。由于传统焊把没有专有权属保护,焊把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被切割为无数小块,形不成规模效益。而新型焊把产品性能优越,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如果生产开发此产品,可以在一定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经营和垄断利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东南领先,西部开发,我国正处在经济振兴之时,各行各业前景广阔。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当前的城市经济中愈来愈扮演龙头角色,而制造业自然是焊把消费大户,其次是建筑业。世界各国城市房屋等建筑的设计寿命或规划改造周期一般是50——70年,所以建筑业所负担的使命就是在50——70年内再造一个所有的城市建筑,周而复始不停歇。修理业也是焊把消耗大户,同样是一个永不关门的行业。大到庞大的修造厂,小到无孔不入,仅有一个人一台焊机的个体工商修理部,更是遍布城乡各处,也都离不开焊把。其它有规模及小有规模各类厂,设有修理分厂、修理车间或维修班组的企业自然要用到焊把。诸如发电、供暖、啤酒、纺织等等各行各业无不如此。我国现有特大城市75个,中等城市192个,小城市399个,县城3500个,乡镇18000个,场、矿35000个,村屯约160000个。在这些城市和农村中,全国共有特大型企业3000余家、大型企业20000余家,2005年全国2640万工商注册单位中有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焊把是半消耗品,如按大企业每年需更新焊把80~300只,中小型企业年需更新8~40只,个体修理户年需更新2只焊把计算,则焊把的年需求总量约为0.4~8.023亿只(见估算表)。可见,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很显然,开发生产销售新型焊把如果能够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占一席之地分一杯羹的话,其收益和潜力都将是十分可观的。即使只有1%的市场,也有数十至数百万把之多,若是10%份额的话,将达数百至数千万把之巨!
厂房条件建议:办公室80平米,库房12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