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048765]蓝藻(水葫芦)的资源化处理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质能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金绍黑

进入空间

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简介:
近年来,蓝藻已成为湖泊的重要污染源。蓝藻是在富营养湖泊中快速生长,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现象。在高温气候条件下,构成水华的蓝藻群体大量滋生后又大量死亡,分解时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污染空气,同时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水华中还含有一类名为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毒素,是强致癌物质。目前"蓝藻水华"成为当前困扰中国水环境的一大难题,如何处理蓝藻已成为我国湖泊治理的重大课题。2007年入夏后,中国污染最为严惩的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相继出现蓝藻爆发,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控制蓝藻爆发,有效途径在于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然而,在水体污染不能得到根治前,控制蓝藻爆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以往控制蓝藻爆发大多采用物理及化学手段。由于蓝藻与水体分离技术瓶颈长期不能突破,致使物理打捞的工作事倍功半,难以奏效。而采取化学方式治理蓝藻,一方面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往往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得不偿失。
  据专家介绍,目前治理蓝藻为何不见成效,关键在于核心技术未能突破。
  然而,在过去湖泊污染的治理中,人们把水葫芦当作一种污染物看待,这是非常错误的。水葫芦的大量繁殖,与湖泊中水污染有关,但绝对不能怪水葫芦污染了湖泊,恰恰相反,水葫芦的大量繁殖,正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表现,其实水葫芦正起到了净化湖泊的作用,这个道理很简单,任何作物要生长,必然要消耗养分,水葫芦的生长,就如无土栽培,不吸收水里养分是长不起来的,水葫芦能在湖泊中长得那么好,繁殖得那么快,正是湖泊中水富营养化的表现,它不正好吸收了湖泊水中的养分吗?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我们不是正在为湖泊中水太富营养化而头疼吗?如果我们不让水葫芦在水里衰败,而是像收获庄稼一样收割,将其收割得干干净净,不就等于将湖泊水中的养分收上来了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办法呢?那么好的办法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我们只看到了水葫芦的表面现象,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生死不息,水葫芦也一样,生时欣欣向荣,死时枯枝烂叶。如果任由水葫芦在水里生老病死,它就不但向湖泊水中返还了从中吸取的养分,还添加了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更多的养分,这时,我们不去利用它,当然就变成了污染。
  我们原来对野生繁殖的水葫芦的处理,采取了不正确的手段--消灭,消灭了多少年也没有消灭干净,处理起来也真是那么麻烦,堆放到哪里都是垃圾,特别是近湖区的腐烂,雨天见水,又变为富营养成分还于湖中,成为更大的污染。即使消灭了水葫芦,没有水葫芦争夺营养及生存空间,反倒使蓝藻独霸了天下,更加疯狂生长起来。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付水葫芦,是消灭它还是利用它。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它来生产沼气。
  水葫芦可净化湖泊中的水,人们早就公认水葫芦是一种减少水体污染的资源,有关资料也表明水葫芦对重金属和氮磷等的吸收作用是很强的。既然水葫芦的处理有了办法,我们为什么不种养殖水葫芦净化湖泊中的水呢?种养殖水葫芦不但可以净化湖泊中的水,还可以美化环境,早有学者已把水葫芦归于漂浮形水生观赏植物。其实水葫芦是一种很美的植物,特别是它开花的时候,更是美丽。水面上那种绿油油一片,繁花似锦美丽的景色是多么地令人心旷神怡!当我们不再把水葫芦当作垃圾,而是丰收的庄稼时,那样的心情,那样的景色,岂不更加美好,难道不胜观九夏芙蓉吗?美化环境,更可用它来制造清洁能源--沼气的不可多得的资源。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水葫芦厌氧制沼气
  1.工艺流程 在湖泊中间断地以竹竿(深度600mm左右)圈定一定区域(占湖泊面积的10%~20%),养殖水葫芦,待其长满(一般5~7d即翻一番)。
  圈定区域后,定期打捞、采集、粉碎,送入厌氧反应罐中,接入菌种,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引出经处理后发电。厌氧反应一段时间后,排出沼液、沼渣,沼液经好氧处理达标排放或作叶面肥料,沼渣堆化制有机肥料。
  本治理方法--种养殖水葫芦净化湖泊有如下好处:
  ①理论上行得通,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题。
  ②花费不大,整个项目规模可大可小,可循序渐进,在取得最佳经验和数据后,逐步扩大,因此,投资项目没有大的风险。
  ③这是少有的或者是唯一的投资以后还可有一定收益的湖泊水治理工程。
  ④这个项目见效快,马上就可以改变景观,投入使用就可马上起到作用,而且是可以计算和测定出来的。
  ⑤治污效果显著,彻底改变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一次投入可长期起到治污作用,经营得好还可以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越到后期,形成规模经营后效益将越显著。
  ⑥由于水葫芦不断地生长,可使沼气厂设备长期均衡运转,也便于规划,便于规模经营,便于管理,便于综合利用,便于降低成本和长期收益,更便于技术革新、改造、提高。
  ⑦蓝藻比水葫芦更具污染危害,不但污染水质,污染景观,还有恶臭。种植水葫芦,它占据了适合蓝藻生存的水面,特别是它的根系可分泌出一种克生素,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它吸收湖泊中的养分,使湖泊中养分大大下降,也使得蓝藻难以生长,防止了水质的更大污染。水质得到一定改善后,自然就彻底解决蓝藻的问题。
  ⑧原来蓝藻打捞起来以后的处理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可顺带将打捞起来的蓝藻混合于水葫芦中或单独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处理,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⑨有了沼气设施,还可使当地附近的有机废料得到最科学的处理,当地的有机废料、有机垃圾(如餐厨垃圾、花卉桔梗、腐烂变质的各种食品水果等)可以运到这里消化掉。

经济收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我们对水葫芦的成分分析:固体物(TS)含量为5%~7%,其中有机物含量为80%~85%(以干基计)。5~7月份高温季节水葫芦生长5~7d即翻一番,亩产2~3万kg,在南方年生长期为5~7个月。本方案以圈养2km2水面水葫芦、年生长6个月、亩产1。5万kg、其有机物含量为5%、平均15d其生长量翻一番、1kg有机物产沼气0。35m3、1m3沼气发2kW·h电、电价0。6元/(kW·d)为计算依据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月产水葫芦:2×1000×1000÷666。667×15×2=90000t或4500t有机物
  装机容量:4500×350×2÷(24×30)=4375kW/h
  可装5台957kW的发电机
  年发电:4375×6×30×24=1890万kW
  年发电收入:1890×0。6=1134万元
  年产有机肥:1。8万t
  有机肥收入:1。8×200=360万元
  年总收入:1134+360=1494万元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
  总成本:
  工资及福利:50×3=150万元
  折旧费:15年折旧,年折旧及修理费:900万元
  管理费用:100万元/年
  其它费用:200万元/年
  合计:1350万元/年
  年利润:144万元
  3.社会与环境效益 我国每年因湖泊蓝藻的污染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数百亿之巨,利用水葫芦生物法治理湖泊的水污染,可扼制蓝藻的疯狂蔓延,不但经济上可保本微利,更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环境效益,这是其它物理机械、化学处理法所不能比的。如果中国的太湖、巢湖、滇池按此技术治理蓝藻,蓝藻数量将快速减少,最后可达到彻底清除。恢复清澈见底也将指日可待。
  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蓝藻减少直至彻底清除,"三湖"污染治理将大有希望;还可以与环卫工程相配套,解决环湖人类的有机垃圾(如餐厨垃圾、其它废弃食品、水果等)问题;产生的沼气可供环湖居民的使用和发电外供,产生的沼渣可以加工成肥料,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因此,本方法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备注:


技术简介:
近年来,蓝藻已成为湖泊的重要污染源。蓝藻是在富营养湖泊中快速生长,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现象。在高温气候条件下,构成水华的蓝藻群体大量滋生后又大量死亡,分解时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污染空气,同时大量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造成大批鱼类窒息死亡。水华中还含有一类名为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毒素,是强致癌物质。目前"蓝藻水华"成为当前困扰中国水环境的一大难题,如何处理蓝藻已成为我国湖泊治理的重大课题。2007年入夏后,中国污染最为严惩的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相继出现蓝藻爆发,给当地民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控制蓝藻爆发,有效途径在于对污染水体进行治理。然而,在水体污染不能得到根治前,控制蓝藻爆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以往控制蓝藻爆发大多采用物理及化学手段。由于蓝藻与水体分离技术瓶颈长期不能突破,致使物理打捞的工作事倍功半,难以奏效。而采取化学方式治理蓝藻,一方面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往往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得不偿失。
  据专家介绍,目前治理蓝藻为何不见成效,关键在于核心技术未能突破。
  然而,在过去湖泊污染的治理中,人们把水葫芦当作一种污染物看待,这是非常错误的。水葫芦的大量繁殖,与湖泊中水污染有关,但绝对不能怪水葫芦污染了湖泊,恰恰相反,水葫芦的大量繁殖,正是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表现,其实水葫芦正起到了净化湖泊的作用,这个道理很简单,任何作物要生长,必然要消耗养分,水葫芦的生长,就如无土栽培,不吸收水里养分是长不起来的,水葫芦能在湖泊中长得那么好,繁殖得那么快,正是湖泊中水富营养化的表现,它不正好吸收了湖泊水中的养分吗?这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我们不是正在为湖泊中水太富营养化而头疼吗?如果我们不让水葫芦在水里衰败,而是像收获庄稼一样收割,将其收割得干干净净,不就等于将湖泊水中的养分收上来了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办法呢?那么好的办法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我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我们只看到了水葫芦的表面现象,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生死不息,水葫芦也一样,生时欣欣向荣,死时枯枝烂叶。如果任由水葫芦在水里生老病死,它就不但向湖泊水中返还了从中吸取的养分,还添加了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更多的养分,这时,我们不去利用它,当然就变成了污染。
  我们原来对野生繁殖的水葫芦的处理,采取了不正确的手段--消灭,消灭了多少年也没有消灭干净,处理起来也真是那么麻烦,堆放到哪里都是垃圾,特别是近湖区的腐烂,雨天见水,又变为富营养成分还于湖中,成为更大的污染。即使消灭了水葫芦,没有水葫芦争夺营养及生存空间,反倒使蓝藻独霸了天下,更加疯狂生长起来。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付水葫芦,是消灭它还是利用它。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它来生产沼气。
  水葫芦可净化湖泊中的水,人们早就公认水葫芦是一种减少水体污染的资源,有关资料也表明水葫芦对重金属和氮磷等的吸收作用是很强的。既然水葫芦的处理有了办法,我们为什么不种养殖水葫芦净化湖泊中的水呢?种养殖水葫芦不但可以净化湖泊中的水,还可以美化环境,早有学者已把水葫芦归于漂浮形水生观赏植物。其实水葫芦是一种很美的植物,特别是它开花的时候,更是美丽。水面上那种绿油油一片,繁花似锦美丽的景色是多么地令人心旷神怡!当我们不再把水葫芦当作垃圾,而是丰收的庄稼时,那样的心情,那样的景色,岂不更加美好,难道不胜观九夏芙蓉吗?美化环境,更可用它来制造清洁能源--沼气的不可多得的资源。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水葫芦厌氧制沼气
  1.工艺流程 在湖泊中间断地以竹竿(深度600mm左右)圈定一定区域(占湖泊面积的10%~20%),养殖水葫芦,待其长满(一般5~7d即翻一番)。
  圈定区域后,定期打捞、采集、粉碎,送入厌氧反应罐中,接入菌种,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引出经处理后发电。厌氧反应一段时间后,排出沼液、沼渣,沼液经好氧处理达标排放或作叶面肥料,沼渣堆化制有机肥料。
  本治理方法--种养殖水葫芦净化湖泊有如下好处:
  ①理论上行得通,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题。
  ②花费不大,整个项目规模可大可小,可循序渐进,在取得最佳经验和数据后,逐步扩大,因此,投资项目没有大的风险。
  ③这是少有的或者是唯一的投资以后还可有一定收益的湖泊水治理工程。
  ④这个项目见效快,马上就可以改变景观,投入使用就可马上起到作用,而且是可以计算和测定出来的。
  ⑤治污效果显著,彻底改变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一次投入可长期起到治污作用,经营得好还可以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越到后期,形成规模经营后效益将越显著。
  ⑥由于水葫芦不断地生长,可使沼气厂设备长期均衡运转,也便于规划,便于规模经营,便于管理,便于综合利用,便于降低成本和长期收益,更便于技术革新、改造、提高。
  ⑦蓝藻比水葫芦更具污染危害,不但污染水质,污染景观,还有恶臭。种植水葫芦,它占据了适合蓝藻生存的水面,特别是它的根系可分泌出一种克生素,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它吸收湖泊中的养分,使湖泊中养分大大下降,也使得蓝藻难以生长,防止了水质的更大污染。水质得到一定改善后,自然就彻底解决蓝藻的问题。
  ⑧原来蓝藻打捞起来以后的处理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可顺带将打捞起来的蓝藻混合于水葫芦中或单独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处理,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⑨有了沼气设施,还可使当地附近的有机废料得到最科学的处理,当地的有机废料、有机垃圾(如餐厨垃圾、花卉桔梗、腐烂变质的各种食品水果等)可以运到这里消化掉。

经济收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我们对水葫芦的成分分析:固体物(TS)含量为5%~7%,其中有机物含量为80%~85%(以干基计)。5~7月份高温季节水葫芦生长5~7d即翻一番,亩产2~3万kg,在南方年生长期为5~7个月。本方案以圈养2km2水面水葫芦、年生长6个月、亩产1。5万kg、其有机物含量为5%、平均15d其生长量翻一番、1kg有机物产沼气0。35m3、1m3沼气发2kW·h电、电价0。6元/(kW·d)为计算依据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月产水葫芦:2×1000×1000÷666。667×15×2=90000t或4500t有机物
  装机容量:4500×350×2÷(24×30)=4375kW/h
  可装5台957kW的发电机
  年发电:4375×6×30×24=1890万kW
  年发电收入:1890×0。6=1134万元
  年产有机肥:1。8万t
  有机肥收入:1。8×200=360万元
  年总收入:1134+360=1494万元
  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
  总成本:
  工资及福利:50×3=150万元
  折旧费:15年折旧,年折旧及修理费:900万元
  管理费用:100万元/年
  其它费用:200万元/年
  合计:1350万元/年
  年利润:144万元
  3.社会与环境效益 我国每年因湖泊蓝藻的污染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达数百亿之巨,利用水葫芦生物法治理湖泊的水污染,可扼制蓝藻的疯狂蔓延,不但经济上可保本微利,更具有巨大的社会与环境效益,这是其它物理机械、化学处理法所不能比的。如果中国的太湖、巢湖、滇池按此技术治理蓝藻,蓝藻数量将快速减少,最后可达到彻底清除。恢复清澈见底也将指日可待。
  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蓝藻减少直至彻底清除,"三湖"污染治理将大有希望;还可以与环卫工程相配套,解决环湖人类的有机垃圾(如餐厨垃圾、其它废弃食品、水果等)问题;产生的沼气可供环湖居民的使用和发电外供,产生的沼渣可以加工成肥料,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因此,本方法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厂房条件建议:


备注: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