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4160]肿瘤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基因多态性试剂盒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食品饮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陆炯
进入空间
所在地:上海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所谓的分子诊断试剂,狭义的说就是一种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某一特定核酸分子的技术方法,荧光定量PCR试剂就是一大类定量分子诊断试剂,少数医院所开展的基因测序工作是一种定性的分子诊断手段。从1995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荧光定量PCR试剂市场已成为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然而PCR市场虽然非常庞大,但其利润率则非常低。现在临床分子诊断市场上,对于核酸分子突变检测需求非常迫切,因为这类核酸分子突变往往会和病人用药情况(如病毒的突变)或自身的相关疾病(如地中海贫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核酸突变类分子诊断检测中,往往需同时检测多个位点,这就使得荧光定量PCR技术方法无法完成这种检测。而现有研究中的技术手段缺乏临床的可操作性-通量虽高但稳定性差且价格昂贵。我们公司所开发LDR技术方法则非常适合临床的开展,它是个中小通量的技术平台,可同时检测10个左右的位点(经过拓展,最多可同时检测20个位点,这个已大大满足了临床的单个项目的需要),且它的价格比科研用技术平台低很多,能为广大病人所接受。
试剂盒检测所包含的药物有:紫杉醇、顺氯氨铂(顺铂)、5-氟尿嘧啶(5-FU)、伊立替康(CTP-11)、奥沙利铂(乐沙定)、6-巯基嘌呤、6-硫代鸟嘌呤、草酸铂。检测的相关基因包括:谷胱甘肽S转移酶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二氢嘧啶脱氢酶(DPD)、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NA修复蛋白XRCC1、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巯嘌呤甲基转移酶。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尽管化疗是目前肿瘤(癌症)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半数以上的患者经过化疗后常常疗效不大,许多患者在花去巨额化疗费用后甚至毫无效果。同时,化疗药物均毒副作用较大,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又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有时还可出现并发症,许多患者因为化疗的强烈毒副作用而倍受折磨,化疗之后还可能病情和身体状况恶化甚至死亡。
学者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现今多采用“标准化疗”的方式,这种方法是按照肿瘤发生的部位来选择化疗药物的。但肿瘤本身以及不同病人之间存在异质性,常会导致患者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差异很大。同一个人,某些化疗药物会对其有很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而另一些药物则对其疗效差,毒副作用强,甚至于有些药物对有些人是致死性的。“标准化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以药物基因组学为指导,认识个体基因的差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开展肿瘤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对肿瘤化疗药物的研究,人们发现一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和一些基因位点紧密相关,其机理往往是若干位点的变化使药物代谢基因的活性下降,有些则直接造成该基因活性的丧失,从而使药物代谢产生障碍并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化疗毒副反应。如,与肿瘤化疗药物代谢相关的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是一种主要参与嘧啶分解代谢的酶,是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体内代谢的限速酶,在5-FU分解代谢中起关键作用。DPD基因第14内含子的第1个碱基由G变为A将会引起mRNA剪切变化,使该酶失活,进而影响5-FU这种药物的分解代谢,造成治疗过程中有毒药物在体内的积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该基因突变型的癌症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治疗即会产生强烈的毒副作用甚至死亡。
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对这些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预判药物对病人产生的效果及不良作用,实现化疗的针对性用药,就能从根本上缓解肿瘤患者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提高其在化疗过程中的生存概率。
效益分析: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日前发表的一份名为《全球癌症诊断市场》的报告显示,全球体外诊断癌症产品的市场规模到2009年将达到74亿美元。该研究报告预测,肿瘤相关分子诊断产品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为60.3亿元,2001年为70.2亿元,2002年为82.13亿元,市场规模增长明显。随着人们在药物基因组学领域以及对基因、蛋白质和癌症之间的联系所做的研究不断取得进步,肿瘤相关的临床筛查和检测将更加被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2003年大约有2500万癌症病人,每年被诊断出的新病例将近1100万。目前,我国肿瘤的平均发生率是1.2/1000,而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肿瘤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达到2/1000。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见下表。目前我国平均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2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在130万以上,占全国平均每年总死亡人数的20%左右,现全国肿瘤病人总数估计在450万。
由于肿瘤化疗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大多数肿瘤患者需要在化疗前进行基因型检测。以300元/人份试剂、每年新增患者200万计,总计每年需要分型诊断试剂约6亿元人民币。按占有10%市场容量计算,年销售值可达6000万元人民币。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
技术投资分析:
所谓的分子诊断试剂,狭义的说就是一种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某一特定核酸分子的技术方法,荧光定量PCR试剂就是一大类定量分子诊断试剂,少数医院所开展的基因测序工作是一种定性的分子诊断手段。从1995年起,经过10多年的发展,荧光定量PCR试剂市场已成为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然而PCR市场虽然非常庞大,但其利润率则非常低。现在临床分子诊断市场上,对于核酸分子突变检测需求非常迫切,因为这类核酸分子突变往往会和病人用药情况(如病毒的突变)或自身的相关疾病(如地中海贫血)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核酸突变类分子诊断检测中,往往需同时检测多个位点,这就使得荧光定量PCR技术方法无法完成这种检测。而现有研究中的技术手段缺乏临床的可操作性-通量虽高但稳定性差且价格昂贵。我们公司所开发LDR技术方法则非常适合临床的开展,它是个中小通量的技术平台,可同时检测10个左右的位点(经过拓展,最多可同时检测20个位点,这个已大大满足了临床的单个项目的需要),且它的价格比科研用技术平台低很多,能为广大病人所接受。
试剂盒检测所包含的药物有:紫杉醇、顺氯氨铂(顺铂)、5-氟尿嘧啶(5-FU)、伊立替康(CTP-11)、奥沙利铂(乐沙定)、6-巯基嘌呤、6-硫代鸟嘌呤、草酸铂。检测的相关基因包括:谷胱甘肽S转移酶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二氢嘧啶脱氢酶(DPD)、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DNA修复蛋白XRCC1、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巯嘌呤甲基转移酶。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尽管化疗是目前肿瘤(癌症)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半数以上的患者经过化疗后常常疗效不大,许多患者在花去巨额化疗费用后甚至毫无效果。同时,化疗药物均毒副作用较大,其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又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有时还可出现并发症,许多患者因为化疗的强烈毒副作用而倍受折磨,化疗之后还可能病情和身体状况恶化甚至死亡。
学者们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现今多采用“标准化疗”的方式,这种方法是按照肿瘤发生的部位来选择化疗药物的。但肿瘤本身以及不同病人之间存在异质性,常会导致患者对“标准化疗”的敏感性和毒副作用差异很大。同一个人,某些化疗药物会对其有很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而另一些药物则对其疗效差,毒副作用强,甚至于有些药物对有些人是致死性的。“标准化疗”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以药物基因组学为指导,认识个体基因的差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开展肿瘤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对肿瘤化疗药物的研究,人们发现一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和一些基因位点紧密相关,其机理往往是若干位点的变化使药物代谢基因的活性下降,有些则直接造成该基因活性的丧失,从而使药物代谢产生障碍并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化疗毒副反应。如,与肿瘤化疗药物代谢相关的二氢嘧啶脱氢酶(DPD),是一种主要参与嘧啶分解代谢的酶,是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体内代谢的限速酶,在5-FU分解代谢中起关键作用。DPD基因第14内含子的第1个碱基由G变为A将会引起mRNA剪切变化,使该酶失活,进而影响5-FU这种药物的分解代谢,造成治疗过程中有毒药物在体内的积累,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该基因突变型的癌症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治疗即会产生强烈的毒副作用甚至死亡。
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对这些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预判药物对病人产生的效果及不良作用,实现化疗的针对性用药,就能从根本上缓解肿瘤患者的痛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提高其在化疗过程中的生存概率。
效益分析:
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日前发表的一份名为《全球癌症诊断市场》的报告显示,全球体外诊断癌症产品的市场规模到2009年将达到74亿美元。该研究报告预测,肿瘤相关分子诊断产品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为60.3亿元,2001年为70.2亿元,2002年为82.13亿元,市场规模增长明显。随着人们在药物基因组学领域以及对基因、蛋白质和癌症之间的联系所做的研究不断取得进步,肿瘤相关的临床筛查和检测将更加被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2003年大约有2500万癌症病人,每年被诊断出的新病例将近1100万。目前,我国肿瘤的平均发生率是1.2/1000,而广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肿瘤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达到2/1000。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见下表。目前我国平均每年新增肿瘤患者约2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在130万以上,占全国平均每年总死亡人数的20%左右,现全国肿瘤病人总数估计在450万。
由于肿瘤化疗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大多数肿瘤患者需要在化疗前进行基因型检测。以300元/人份试剂、每年新增患者200万计,总计每年需要分型诊断试剂约6亿元人民币。按占有10%市场容量计算,年销售值可达6000万元人民币。
厂房条件建议:
无
备注: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