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4039]废旧铅酸蓄电池修复再利用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0610084864.5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中控华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进入空间
所在地:北京海淀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技术投资分析:
“废旧铅酸蓄电池修复再利用技术”,其主要功能就是利用自主生产的充放电设备,激活自主研发的“修复剂”与不可逆的硫酸铅晶体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将顽固的大结晶体迅速破碎分解,使已经报废的蓄电池恢复到正常状态。对于绝大多数蓄电池,在复原后还可继续使用一个寿命周期。
该技术已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同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顺利通过实审;通过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公司也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和北京专利引擎试点单位。
该技术已在黑龙江、天津、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电信部门,哈尔滨等地区的电力系统,新疆等地区的UPS厂商,以及在海军、铁路、银行等部门,进行过上百次试验和试用,其复原效果远远高于同类技术,并获得各类用户的书面证明或提供的测试报告。
技术指标:延长各类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一倍;降低蓄电池重金属的污染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用于通信、铁路、电力、IT、广播电视、航空、港口、军事、金融、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各类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作为稳定电源和主要的直流电源,历史悠久,使用广泛,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每年铅酸蓄电池产量高达3000万kw?h、销售额高达80亿元,且年增长率达25%,在电信、金融、UPS、广电、电力、汽车、铁道、太阳能、风能等各行各业普遍应用。利用该项技术对废旧蓄电池复原,综合成本不到购买新电池的1/4,市场空间巨大。
效益分析:
愿意为我们的技术与产品、服务支付费用的包括以下4类。
1、政府
由于该项目的巨大环保节能的社会价值,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愿意支持此类项目发展。在中国市场,我们也同样可以申请相关的政府资金支持。
例1、美国汽车蓄电池市场:全年更换8000万块,单价40-100美元,按50美元计算共40亿美元的销售额。按美国德州环保局给我们反馈的消息,该州愿意在我们接受评测后,按每修复一块汽车电池3美元的标准发放直接补贴。假设我们能够修复全美1/10的报废汽车电池,则每年的政府补贴可以得到2400万美元。欧盟和日本也同样给与类似政策。
2、大企业
目前我们按照新产品的价格30%-40% 的价格进行翻新,企业在获得同样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可以节省60%的资金,是有非常巨大经济效益的。
同时,作为固定资产的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目前国企折旧最快也要5年,而铅酸蓄电池往往在2-3年就可能报废,导致财务上无法处理。所以如果能用维护费用使其延长到5年以上,对于这些大公司的财务处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例1、某省某银行分行,正在向总行申请,由我们对其全部废旧电池进行维护保养。该行全年更换蓄电池费用2亿元,按目前协商,我们按新电池价格的40%收取翻新费用。翻修的总额待定。(其分行大楼的一个大型蓄电池组,原价格1500万元,计划明年报废,得到总行批准后,就可以交给我们修复,修复价格600万元)
例2、与某省电信部门谈判,对下属各移动通信网的基站统一进行蓄电池维护服务。全省共有基站5000个,每个基站有2伏铅酸蓄电池一组共24块,蓄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所以每年有1/5基站需要更新蓄电池,约为1000组。每组蓄电池按1.5万元计算,则全省每年更新蓄电池的费用为1500万元。我们按原值1/3收取费用,则收入为500万元。全部成本含税(不包括所得税)不超过200万元。此方案尚未包括机房等大量使用ups的维护收入。
例3、北京周边某高尔夫球场,共有电瓶车80辆,每车电瓶价值3200元。我们按1000元标准修复,同时卖给其设备维护部门相关设备供其日常保养用,大约每年可从一个球场收取10-15万元。而球场方面可以节省20-30万元。目前全国球场已经接近300家。仅在这一个市场,预计可以实现1000万以上年销售额。
3、维修企业
如汽车维修企业等,按照我们的价格体系,修复电瓶的利润将远远大于销售一个新电瓶,同时又可以让最终用户节省比较大的资金。
例如,一个新的汽车电瓶价格在350-500元不等,使用寿命一般在1年多。
使用我们技术修复,报价在100元左右。
4、个人
针对个人的产品我们已经上市一款,就是电动自行车充电伴侣。
终端零售价格78元,而一个新的电池组需要380元以上。用户可以买回去按操作说明自行使用。可以修复已经报废的电池,也可以使容量下降的电池恢复到正常标准。
厂房条件建议:
无特殊要求
备注:
中控华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于2006年6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实际研发从1999年开始,从2004年以后进行了大量的用户实验。
公司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管理层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由教授,研究生和专业化员工组成了强大的研发团队。
公司依靠该核心技术,生产适合于通信、铁路、电力、IT、广播电视、航空、港口、军事、金融、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不同行业铅酸蓄电池所需的“修复剂”、“维护剂”,以及电池复原专用修复仪、放电仪等系列产品。尤其是在大容量(500安时以上)蓄电池还原上,具有国际性的垄断性的技术优势。
技术投资分析:
“废旧铅酸蓄电池修复再利用技术”,其主要功能就是利用自主生产的充放电设备,激活自主研发的“修复剂”与不可逆的硫酸铅晶体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将顽固的大结晶体迅速破碎分解,使已经报废的蓄电池恢复到正常状态。对于绝大多数蓄电池,在复原后还可继续使用一个寿命周期。
该技术已通过国家信息产业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同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发明专利,顺利通过实审;通过科技成果评审鉴定;公司也被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和北京专利引擎试点单位。
该技术已在黑龙江、天津、湖北、湖南等地区的电信部门,哈尔滨等地区的电力系统,新疆等地区的UPS厂商,以及在海军、铁路、银行等部门,进行过上百次试验和试用,其复原效果远远高于同类技术,并获得各类用户的书面证明或提供的测试报告。
技术指标:延长各类铅酸蓄电池使用寿命一倍;降低蓄电池重金属的污染
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
适用于通信、铁路、电力、IT、广播电视、航空、港口、军事、金融、汽车、电动自行车等各类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作为稳定电源和主要的直流电源,历史悠久,使用广泛,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每年铅酸蓄电池产量高达3000万kw?h、销售额高达80亿元,且年增长率达25%,在电信、金融、UPS、广电、电力、汽车、铁道、太阳能、风能等各行各业普遍应用。利用该项技术对废旧蓄电池复原,综合成本不到购买新电池的1/4,市场空间巨大。
效益分析:
愿意为我们的技术与产品、服务支付费用的包括以下4类。
1、政府
由于该项目的巨大环保节能的社会价值,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愿意支持此类项目发展。在中国市场,我们也同样可以申请相关的政府资金支持。
例1、美国汽车蓄电池市场:全年更换8000万块,单价40-100美元,按50美元计算共40亿美元的销售额。按美国德州环保局给我们反馈的消息,该州愿意在我们接受评测后,按每修复一块汽车电池3美元的标准发放直接补贴。假设我们能够修复全美1/10的报废汽车电池,则每年的政府补贴可以得到2400万美元。欧盟和日本也同样给与类似政策。
2、大企业
目前我们按照新产品的价格30%-40% 的价格进行翻新,企业在获得同样使用价值的情况下,可以节省60%的资金,是有非常巨大经济效益的。
同时,作为固定资产的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目前国企折旧最快也要5年,而铅酸蓄电池往往在2-3年就可能报废,导致财务上无法处理。所以如果能用维护费用使其延长到5年以上,对于这些大公司的财务处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例1、某省某银行分行,正在向总行申请,由我们对其全部废旧电池进行维护保养。该行全年更换蓄电池费用2亿元,按目前协商,我们按新电池价格的40%收取翻新费用。翻修的总额待定。(其分行大楼的一个大型蓄电池组,原价格1500万元,计划明年报废,得到总行批准后,就可以交给我们修复,修复价格600万元)
例2、与某省电信部门谈判,对下属各移动通信网的基站统一进行蓄电池维护服务。全省共有基站5000个,每个基站有2伏铅酸蓄电池一组共24块,蓄电池平均使用寿命为5年,所以每年有1/5基站需要更新蓄电池,约为1000组。每组蓄电池按1.5万元计算,则全省每年更新蓄电池的费用为1500万元。我们按原值1/3收取费用,则收入为500万元。全部成本含税(不包括所得税)不超过200万元。此方案尚未包括机房等大量使用ups的维护收入。
例3、北京周边某高尔夫球场,共有电瓶车80辆,每车电瓶价值3200元。我们按1000元标准修复,同时卖给其设备维护部门相关设备供其日常保养用,大约每年可从一个球场收取10-15万元。而球场方面可以节省20-30万元。目前全国球场已经接近300家。仅在这一个市场,预计可以实现1000万以上年销售额。
3、维修企业
如汽车维修企业等,按照我们的价格体系,修复电瓶的利润将远远大于销售一个新电瓶,同时又可以让最终用户节省比较大的资金。
例如,一个新的汽车电瓶价格在350-500元不等,使用寿命一般在1年多。
使用我们技术修复,报价在100元左右。
4、个人
针对个人的产品我们已经上市一款,就是电动自行车充电伴侣。
终端零售价格78元,而一个新的电池组需要380元以上。用户可以买回去按操作说明自行使用。可以修复已经报废的电池,也可以使容量下降的电池恢复到正常标准。
厂房条件建议:
无特殊要求
备注:
中控华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于2006年6月,注册资金100万元。实际研发从1999年开始,从2004年以后进行了大量的用户实验。
公司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管理层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公司依托清华大学,由教授,研究生和专业化员工组成了强大的研发团队。
公司依靠该核心技术,生产适合于通信、铁路、电力、IT、广播电视、航空、港口、军事、金融、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不同行业铅酸蓄电池所需的“修复剂”、“维护剂”,以及电池复原专用修复仪、放电仪等系列产品。尤其是在大容量(500安时以上)蓄电池还原上,具有国际性的垄断性的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