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83881]抗旱缓释复合肥及其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该抗旱复合肥富含氮、磷、钾和硫等营养元素,同时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随植物生长缓慢释放,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既具有蓄水、保水、供水,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特点,又具有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透气性功效,达到提高农作物收获量的目的。且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为一种新型的缓释抗旱复合肥。项目成熟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抗旱缓释复合肥提供一种新型缓释抗旱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肥富含氮、磷、钾和硫等营养元素,同时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随植物生长缓慢释放,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既具有蓄水、保水、供水,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对肥料中养分的吸收特点,又具有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透气性功效,达到提高农作物收获量的目的。且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为一种新型的缓释抗旱复合肥。技术指标:1、1993-2002美国硫研究所资助,其相关成果获2005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发明专利:一种缓释抗旱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03113239.1)。一种生态抗旱保水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200410065904.9)。3、产品中试。2005年元月在红四方集团抗旱复合肥中试,生产抗旱复合肥300吨供应东北市场。市场分析: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它的合理利用早已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形势下就更为突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世界人均的1/4,并且在时间周期上与空间范围内分布又极不均匀,水已成为中国一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干旱是中国历史性灾害,发生极为频繁,中国干旱、半干旱气候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1%,在0.5亿公顷耕地面积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约占65%,每年因干旱损失减产粮食100-2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200亿元。据1994-1995年统计结果,全国年平均受旱面积达0.33亿公顷。对于中国这样干旱缺水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全面推广投资大的喷灌、微灌等工程技术有一定的难度,而较适宜推广相对价格低廉的节水技术产品。另一方面,粮食安全依靠单产的提高,其中化肥的贡献最大。化肥对中国粮食的贡献率为29.7%,灌溉次之,为23.33%,其它措施的贡献均低于15%,2004年中国化肥消费量达到4500万吨。化肥在增产的同时,由于施肥不合理,也带来了单位化肥增产幅度下降,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土壤水分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该抗旱复合肥既能够抗旱保水,又能够通过水肥的交互作用和缓释效果,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用量,达到节本,增收,生态和环保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估算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年产20万吨抗旱缓释复合肥投资预算:总投资:2000万,销售收入:3.8亿,利润:3000万。经济效益:每吨产品出厂价:1900元/吨;每吨产品利润:150元/吨;年产20万吨利润:3000万元。社会效益:45公斤抗旱复合肥/亩=50公斤普通复合肥/亩→节肥:5公斤普通复合肥/亩,相当于9元/亩(1800元/吨计)。50公斤普通复合肥/亩灌溉费用:30元/亩;40公斤抗旱复合肥/亩灌溉费用:20-25元/亩→节水:5-10元/亩。年产20万吨抗旱复合肥可节肥:2.22万吨复合肥,相当于:3996万元(1800元/吨计),节水:250万-500万元。
该抗旱复合肥富含氮、磷、钾和硫等营养元素,同时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随植物生长缓慢释放,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既具有蓄水、保水、供水,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特点,又具有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透气性功效,达到提高农作物收获量的目的。且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为一种新型的缓释抗旱复合肥。项目成熟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抗旱缓释复合肥提供一种新型缓释抗旱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肥富含氮、磷、钾和硫等营养元素,同时能够吸收和保持水分,随植物生长缓慢释放,给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既具有蓄水、保水、供水,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对肥料中养分的吸收特点,又具有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和透气性功效,达到提高农作物收获量的目的。且制造工艺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高为一种新型的缓释抗旱复合肥。技术指标:1、1993-2002美国硫研究所资助,其相关成果获2005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发明专利:一种缓释抗旱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03113239.1)。一种生态抗旱保水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200410065904.9)。3、产品中试。2005年元月在红四方集团抗旱复合肥中试,生产抗旱复合肥300吨供应东北市场。市场分析:水资源的短缺以及它的合理利用早已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形势下就更为突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世界人均的1/4,并且在时间周期上与空间范围内分布又极不均匀,水已成为中国一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干旱是中国历史性灾害,发生极为频繁,中国干旱、半干旱气候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1%,在0.5亿公顷耕地面积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约占65%,每年因干旱损失减产粮食100-2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100-200亿元。据1994-1995年统计结果,全国年平均受旱面积达0.33亿公顷。对于中国这样干旱缺水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全面推广投资大的喷灌、微灌等工程技术有一定的难度,而较适宜推广相对价格低廉的节水技术产品。另一方面,粮食安全依靠单产的提高,其中化肥的贡献最大。化肥对中国粮食的贡献率为29.7%,灌溉次之,为23.33%,其它措施的贡献均低于15%,2004年中国化肥消费量达到4500万吨。化肥在增产的同时,由于施肥不合理,也带来了单位化肥增产幅度下降,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土壤水分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该抗旱复合肥既能够抗旱保水,又能够通过水肥的交互作用和缓释效果,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用量,达到节本,增收,生态和环保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估算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年产20万吨抗旱缓释复合肥投资预算:总投资:2000万,销售收入:3.8亿,利润:3000万。经济效益:每吨产品出厂价:1900元/吨;每吨产品利润:150元/吨;年产20万吨利润:3000万元。社会效益:45公斤抗旱复合肥/亩=50公斤普通复合肥/亩→节肥:5公斤普通复合肥/亩,相当于9元/亩(1800元/吨计)。50公斤普通复合肥/亩灌溉费用:30元/亩;40公斤抗旱复合肥/亩灌溉费用:20-25元/亩→节水:5-10元/亩。年产20万吨抗旱复合肥可节肥:2.22万吨复合肥,相当于:3996万元(1800元/吨计),节水:250万-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