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83323]凿岩钻车自动定位炮孔的系统开发及在煤矿巷道爆破的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煤炭开采冶炼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凿岩爆破是煤矿巷道掘进的主要工艺,减少掘进中人为影响、提高钻孔自动化水平是凿岩爆破发展的方向,也是智能化矿山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 该项目以国产凿岩钻车为平台,对自动化定位钻孔(钻孔智能化)进行研究,整个系统(包括理论推导、各部设计、电路控制以及软件开发)全部自行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确保研究的高起点和高精度,传感、控制元器件均从国外定制,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 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将爆破设计与自动定位融为一体,可通过程序对不同尺寸断面、不同进尺条件的爆破设计进行任意切换或实时修改;首次提出双臂车体定位法并进行应用;解决六自由度串联钻臂运动学逆解的统一建模及求解问题,奠定钻臂定位精确控制和误差补偿的基础;提出基于固定姿态约束的主动避障策略,针对空间杆件的干涉判断提出不同类型距离的计算方法;以蚁群算法结合钻臂运动量求解爆破孔序规划;开发国际先进的控制程序;研发多重防水、防潮体系及高突矿井防爆体系(井下应用必备条件);其它内容包括:人性化操作界面;手动化与自动化钻孔随时切换功能;自动操作、6杆手动操作、电动手柄一体式操作三种操作模式。 该项目授权专利情况如下: 在申请发明专利项目四件:1、一种特种移动机器人的车体定位法(201710298040.2);2、一种特种移动机器人多臂运动的主动避碰方法(201710298041.7);3、一种重型6自由度机械臂各关节传感器的现场标定方法(201710354422.2);4、一种基于双钻臂凿岩钻孔机器人的车体定位方法(201720178417.9)。 该项目实现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采用自动化钻孔新装备,月进尺有明显提升;台车工作人员减少,节约人工费用;光面爆破效果好,爆后每循环岩石方量减少,相应节约排矸运输成本;炸药雷管消耗量比原技术方案少;掘进工作面成型得到改观,节约支护材料成本。2014-2016年期间,先后在川煤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和龙滩煤矿应用进尺1991m、2150m、2111m,三年分别创造增收节支828.93万元、899.26万元、839.94万元,合计2568.13万元。自动化凿岩台车产品销售利润在130万元/台以上。 该项目的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该项目以绿水洞煤矿运输大巷爆破掘进施工为研究对象,在高瓦斯突出矿井(且不限于煤矿)恶劣施工环境下,首次完成了凿岩台车自动定位钻布孔程序化研究,并开展推广应用,实现了在程序中自由切换不同断面炮孔设计、炮孔自动定位、定角度、钻孔、退钻等功能;实现手动自动自由切换;通过激光准确定位,钻孔不受车体停靠位置和渣高变化影响。结果表明:自动定位走孔平均时间23s,手动定位平均走孔时间51s,效率提高55%;钻孔孔口平均误差4.63cm,孔底平均误差7.02cm,定位精度大幅提升;炮眼利用率93.5%,眼痕率86.7%,爆破效果好,爆后巷道净宽质量达到优秀以上标准,无不合格品,未出现影响安全作业隐患。 引入自动化凿岩台车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安全威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减人提效;推动凿岩爆破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为今后实施少人或近似无人掘进工作面创造条件,促进煤矿科技水平的提升。 该项目研制和应用的成功,在国内企业及科研单位中产生很大影响。学术界、企业界均十分关注,中煤科工集团等大型企业均表示了合作意愿,并已与徐工集团、太原煤科院、石煤机公司等展开了商品化生产洽谈。
凿岩爆破是煤矿巷道掘进的主要工艺,减少掘进中人为影响、提高钻孔自动化水平是凿岩爆破发展的方向,也是智能化矿山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 该项目以国产凿岩钻车为平台,对自动化定位钻孔(钻孔智能化)进行研究,整个系统(包括理论推导、各部设计、电路控制以及软件开发)全部自行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确保研究的高起点和高精度,传感、控制元器件均从国外定制,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 该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将爆破设计与自动定位融为一体,可通过程序对不同尺寸断面、不同进尺条件的爆破设计进行任意切换或实时修改;首次提出双臂车体定位法并进行应用;解决六自由度串联钻臂运动学逆解的统一建模及求解问题,奠定钻臂定位精确控制和误差补偿的基础;提出基于固定姿态约束的主动避障策略,针对空间杆件的干涉判断提出不同类型距离的计算方法;以蚁群算法结合钻臂运动量求解爆破孔序规划;开发国际先进的控制程序;研发多重防水、防潮体系及高突矿井防爆体系(井下应用必备条件);其它内容包括:人性化操作界面;手动化与自动化钻孔随时切换功能;自动操作、6杆手动操作、电动手柄一体式操作三种操作模式。 该项目授权专利情况如下: 在申请发明专利项目四件:1、一种特种移动机器人的车体定位法(201710298040.2);2、一种特种移动机器人多臂运动的主动避碰方法(201710298041.7);3、一种重型6自由度机械臂各关节传感器的现场标定方法(201710354422.2);4、一种基于双钻臂凿岩钻孔机器人的车体定位方法(201720178417.9)。 该项目实现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采用自动化钻孔新装备,月进尺有明显提升;台车工作人员减少,节约人工费用;光面爆破效果好,爆后每循环岩石方量减少,相应节约排矸运输成本;炸药雷管消耗量比原技术方案少;掘进工作面成型得到改观,节约支护材料成本。2014-2016年期间,先后在川煤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和龙滩煤矿应用进尺1991m、2150m、2111m,三年分别创造增收节支828.93万元、899.26万元、839.94万元,合计2568.13万元。自动化凿岩台车产品销售利润在130万元/台以上。 该项目的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该项目以绿水洞煤矿运输大巷爆破掘进施工为研究对象,在高瓦斯突出矿井(且不限于煤矿)恶劣施工环境下,首次完成了凿岩台车自动定位钻布孔程序化研究,并开展推广应用,实现了在程序中自由切换不同断面炮孔设计、炮孔自动定位、定角度、钻孔、退钻等功能;实现手动自动自由切换;通过激光准确定位,钻孔不受车体停靠位置和渣高变化影响。结果表明:自动定位走孔平均时间23s,手动定位平均走孔时间51s,效率提高55%;钻孔孔口平均误差4.63cm,孔底平均误差7.02cm,定位精度大幅提升;炮眼利用率93.5%,眼痕率86.7%,爆破效果好,爆后巷道净宽质量达到优秀以上标准,无不合格品,未出现影响安全作业隐患。 引入自动化凿岩台车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安全威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减人提效;推动凿岩爆破从机械化向自动化转变,为今后实施少人或近似无人掘进工作面创造条件,促进煤矿科技水平的提升。 该项目研制和应用的成功,在国内企业及科研单位中产生很大影响。学术界、企业界均十分关注,中煤科工集团等大型企业均表示了合作意愿,并已与徐工集团、太原煤科院、石煤机公司等展开了商品化生产洽谈。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