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82081]石油钻井井口智能动力钳及其工程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属于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开采装备工程领域,旨在提高海洋和陆地石油钻井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降低钻井生产成本。石油钻井井口智能动力钳的作用是在钻井起下钻、下套管过程中,根据每口井的作业参数要求,自动对钻杆、套管进行上扣或卸扣,实现标准化、程序化的钻井井口无人化作业,从而有效地提高钻井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1)创新设计了钻杆动力钳的扭矩测定装置,实现动力钳在上卸扣作业时直接、准确地测定钻杆接头丝扣的实时扭矩,保证每一根钻杆能快速、正确的联接或松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液压钻杆动力大钳的扭矩测定装置”(专利号:200610098182.6),项目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04ED690100)。2)创新设计了动力大钳的钳门和行走机构,使动力钳在作业时钳门自动启闭,并与行走等动作实现互锁机能,提高钻井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动力大钳的钳门” (专利号:200620165370.1)、“行走式动力大钳”(专利号:200620077899.8),项目产品获省火距计划项目(H2004292),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030623G0032N)。3)创新设计了动力钳的钳头和支承机构,提高了动力钳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动力钳的钳头”(专利号:200520073607.9)、“动力大钳缺口齿轮支承装置”(专利号:200520128518.X)、“液压钻杆动力大钳主钳支承机构”(专利号:200620165384.3),项目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070623G0126N)。4)创新设计了动力钳的旋扣装置和主钳升降机构,扩展动力钳的使用功能,实现钻杆和套管上卸扣多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新型旋扣动力钳”(专利号:200720037818.6)、“动力大钳主钳的升降机构”(专利号:200820185205.1),项目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12GRC10101),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00623G0108NN)。5)创新设计了柔性换档机构,实现动力钳上卸扣作业速度的迅速、准确切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动力钳的柔性换档机构”(专利号:201020142103.9),项目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10623G0560N)。6)创新设计了液压动力钳扭矩测试记录仪,实现了对钻杆、套管的上扣卸扣作业过程扭矩实时在线监控,该记录仪解决了油田修井作业中因扭矩过高而损坏油管、扭矩过低上不紧丝扣造成泄露多年未解决的难题。(成果发表于2003年12月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杂志)。7)研制了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系统,实现了对动力钳的机械、电气、液压、仪表的集成控制、监控与维护,保证了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运行,降低了生产成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液压机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模块”(ZL200910035883.9)。2、授权专利情况: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8项,制订企业标准3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3篇。3、技术经济指标:夹持管径:钻杆31/2"—81/2"、套管41/2"—20";最大扭矩:钻杆100kN.m—135kN.m、套管35kN.m—85kN.m。4、应用推广和效益情况: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应用该项目技术,生产的智能动力钳产品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4.7亿元,新增利税8000万元。产品因其领先的技术制造优势和产生的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被认定为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名牌产品和江苏省名牌产品。
项目属于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开采装备工程领域,旨在提高海洋和陆地石油钻井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降低钻井生产成本。石油钻井井口智能动力钳的作用是在钻井起下钻、下套管过程中,根据每口井的作业参数要求,自动对钻杆、套管进行上扣或卸扣,实现标准化、程序化的钻井井口无人化作业,从而有效地提高钻井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1)创新设计了钻杆动力钳的扭矩测定装置,实现动力钳在上卸扣作业时直接、准确地测定钻杆接头丝扣的实时扭矩,保证每一根钻杆能快速、正确的联接或松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液压钻杆动力大钳的扭矩测定装置”(专利号:200610098182.6),项目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04ED690100)。2)创新设计了动力大钳的钳门和行走机构,使动力钳在作业时钳门自动启闭,并与行走等动作实现互锁机能,提高钻井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动力大钳的钳门” (专利号:200620165370.1)、“行走式动力大钳”(专利号:200620077899.8),项目产品获省火距计划项目(H2004292),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030623G0032N)。3)创新设计了动力钳的钳头和支承机构,提高了动力钳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动力钳的钳头”(专利号:200520073607.9)、“动力大钳缺口齿轮支承装置”(专利号:200520128518.X)、“液压钻杆动力大钳主钳支承机构”(专利号:200620165384.3),项目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070623G0126N)。4)创新设计了动力钳的旋扣装置和主钳升降机构,扩展动力钳的使用功能,实现钻杆和套管上卸扣多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新型旋扣动力钳”(专利号:200720037818.6)、“动力大钳主钳的升降机构”(专利号:200820185205.1),项目产品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012GRC10101),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00623G0108NN)。5)创新设计了柔性换档机构,实现动力钳上卸扣作业速度的迅速、准确切换,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动力钳的柔性换档机构”(专利号:201020142103.9),项目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110623G0560N)。6)创新设计了液压动力钳扭矩测试记录仪,实现了对钻杆、套管的上扣卸扣作业过程扭矩实时在线监控,该记录仪解决了油田修井作业中因扭矩过高而损坏油管、扭矩过低上不紧丝扣造成泄露多年未解决的难题。(成果发表于2003年12月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杂志)。7)研制了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系统,实现了对动力钳的机械、电气、液压、仪表的集成控制、监控与维护,保证了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运行,降低了生产成本。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液压机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模块”(ZL200910035883.9)。2、授权专利情况: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8项,制订企业标准3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3篇。3、技术经济指标:夹持管径:钻杆31/2"—81/2"、套管41/2"—20";最大扭矩:钻杆100kN.m—135kN.m、套管35kN.m—85kN.m。4、应用推广和效益情况: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应用该项目技术,生产的智能动力钳产品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4.7亿元,新增利税8000万元。产品因其领先的技术制造优势和产生的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被认定为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名牌产品和江苏省名牌产品。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