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奕
所在地:甘肃兰州市
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基桩防腐结构,具 体指一种应用于腐蚀性土环境中的混凝土防腐基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建设不断地向西北内陆与滨海地区扩展,尤其是道路桥 梁、送电工程等,频繁穿越此类地区。而西北内陆与滨海地区多腐蚀性土壤分布, 以盐渍土为主。盐渍土是一种融陷性、膨胀性、腐蚀性土,对工程建设的常用材 料混凝土而言,其腐蚀性危害尤为突出。滨海地区因卤水侵入使土壤氯盐含量较 高,混凝土危害主要来源于氯盐的威胁;内陆地区盐渍土盐类众多,包括氯盐、 硫酸盐、碳酸盐等,对混凝土的危害较为复杂。盐渍土对混凝土的腐蚀类型主要 有结晶类、分解类和结晶分解复合类,具体为 Cl-、SO24-等易溶盐通过混凝土的 空隙和裂隙,在水分的运输作用下与混凝土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成物膨胀分解 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胶结物质,使混凝土麻坑遍布,骨料脱落,钢筋外漏并遭受 腐蚀。除此之外,此类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冻融循环现象明显,造成腐蚀作用加 剧。因此,对该类地区的地下建筑结构混凝土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非常必要。基 桩是该地区道路桥梁等建筑结构常用的基础形式,与土壤相互作用紧密,是盐渍 土腐蚀的主要威胁对象,其耐久性关系到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因而 基桩的防腐结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针对基桩防腐涌现出了多种设计方法和措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隔离防腐技术,用物理手段将桩身混凝土与外界腐蚀环境隔离开,阻止盐
类或者水体与混凝土直接接触,按隔离防腐材料分为钢护筒隔离、防腐袋隔离及
涂层隔离三种形式。
2)密实防腐技术,添加膨胀剂阻止混凝土中的微裂缝隙给水分和腐蚀性盐类
迁移提供便利条件,或者掺入矿渣、硅灰及粉煤灰等掺合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达到抗盐类侵蚀的目的。
3)钢筋阻锈技术,仅仅通过涂刷环氧树脂对钢筋进行保护,因不能有效保护 面层混凝土而很少采用,或应用在腐蚀性较小的情况下。
以上基桩防腐设计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三个层次:1)隔,即隔断盐分与混凝土 以及钢筋直接接触的途径;2)阻,即阻止盐分向混凝土内渗透的速率;3)缓,即 减缓混凝土和钢筋受蚀的速度,使其在设计年限内能够正常使用。现有的防腐设 计均是单一采用三个层次中的某一思想,除存在防腐结构单一、施工工艺复杂及 防腐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外,还易受防腐材料自身性能缺陷的限制,如钢套筒的防 腐处理,涂层、防腐袋的降解老化等。因此,亟需研究防腐效果更加优良的基桩 防腐结构,以提高盐渍土腐蚀环境中混凝土基桩的防腐效果,保证混凝土基桩的 使用寿命及使用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凝土防腐基桩,采用“桩 中桩”的结构设计,在显著增强混凝土基桩防腐效果的同时,提升了基桩的承载 性能,并且克服了现有基桩的防腐效果受防腐材料自身或工艺缺陷制约的问题。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