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29946]绿色生物肥料项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肥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赵海军

所在地:天津天津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绿色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诸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系列替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弊端的基础上,以维护和建设产地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产出安全、优质产品和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稳产、高产、高效,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农、林、牧、渔、工(加工)综合发展的,施行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绿色生物肥料可以给植物提供N、P、K营养和刺激植物生长的物质。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植物体内所有涉及ATP的反应中磷起关键作用(余叔文等,2003)。磷能够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植物的物质运转、油脂代谢、氮素的代谢也关系重大(Bucbanan et al.2000)。植物体内缺乏磷营养时,引起PSⅡ天线色素向反应中心传递的激发能减少和激发能的热耗散增加(Jacob,1995)。可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代谢过程不能正常进行,生长发育受阻,花、果实和种子都减少,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李绍长,2003;潘晓华等,1997)。土壤中95%的磷以不溶性的无效状态存在,植物很难直接吸收利用(梁绍芬,1994)。这一部分磷包括结合态的无机磷,如矿质无机盐类;还有结合态的有机磷,如植酸。植酸分子中富含磷素,同时因为植酸的结构中含有六分子磷酸,完全解离时负电性很强,具有很强的螯合作用,可迅速与二价、三价阳离子如Ca2 、Mg2 、Fe3 、Zn2 等结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碱性磷酸基团能与蛋白质分子中质子化的氨基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营养性。植酸酶可以降解植酸,为植物提供磷营养。在施用农家肥、粪肥、有机肥料的过程中会将大量的植酸带入土壤耕层。植酸含有大量的磷营养,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植酸所携带的磷营养;同时,植酸还具有抗营养作用。土壤中因施用农家肥、粪肥、有机肥料而增加的难溶性植酸磷,可以经植酸酶的酶解催化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的有效磷。
  绿色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诸如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等系列替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弊端的基础上,以维护和建设产地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产出安全、优质产品和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稳产、高产、高效,改善整体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实现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农、林、牧、渔、工(加工)综合发展的,施行标准化生产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绿色生物肥料可以给植物提供N、P、K营养和刺激植物生长的物质。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质营养,植物体内所有涉及ATP的反应中磷起关键作用(余叔文等,2003)。磷能够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植物的物质运转、油脂代谢、氮素的代谢也关系重大(Bucbanan et al.2000)。植物体内缺乏磷营养时,引起PSⅡ天线色素向反应中心传递的激发能减少和激发能的热耗散增加(Jacob,1995)。可使植物光合速率下降,代谢过程不能正常进行,生长发育受阻,花、果实和种子都减少,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李绍长,2003;潘晓华等,1997)。土壤中95%的磷以不溶性的无效状态存在,植物很难直接吸收利用(梁绍芬,1994)。这一部分磷包括结合态的无机磷,如矿质无机盐类;还有结合态的有机磷,如植酸。植酸分子中富含磷素,同时因为植酸的结构中含有六分子磷酸,完全解离时负电性很强,具有很强的螯合作用,可迅速与二价、三价阳离子如Ca2 、Mg2 、Fe3 、Zn2 等结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碱性磷酸基团能与蛋白质分子中质子化的氨基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营养性。植酸酶可以降解植酸,为植物提供磷营养。在施用农家肥、粪肥、有机肥料的过程中会将大量的植酸带入土壤耕层。植酸含有大量的磷营养,但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植酸所携带的磷营养;同时,植酸还具有抗营养作用。土壤中因施用农家肥、粪肥、有机肥料而增加的难溶性植酸磷,可以经植酸酶的酶解催化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吸收的有效磷。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