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27907]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增韧剂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塑料原料与制品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

联系人:李 刚

所在地:上海上海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强度和韧性是重要的相互制约的力学性能指标,塑料增韧一直是材料工业化应用的重要课题和应用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的塑料增韧方法是通过添加各种弹性体作为增韧剂,来大幅度提高塑料基体的韧性。但是上述传统的增韧方法虽然可以让材料的冲击韧性成倍增长,但由于增韧改性剂具有较低的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给塑料的应用带来固有缺陷,如材料的刚度、强度、热变形温度大幅度降低。虽然应用高模量的填料改性聚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刚度、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但是材料的韧性却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同时增强、增韧,并取得强韧化效应,关系到是否能扩展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在众多弹性体改性剂中,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由于具有核层弹性体粒径可控,壳层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好,并且在共混过程中易于分散的优点,添加少量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就可以显著提高塑料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材料的韧性。采用种子乳液连续聚合法和预溶胀法聚合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的窄分布粒径 (60nm-400 nm) 的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ACR) ,根据不同的塑料增韧需要,壳层组分可以改变,保持其加工稳定性。

  所属领域:材料

  项目成熟度: 小试

  应用前景:

  塑料现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技术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在聚碳酸酯中只需加入2份 (质量分数) 核壳结构的改性剂,就可以使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纯聚碳酸酯塑料的3倍,获得了显著的增韧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方式: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专利 (实施) 许可。

  项目简介:

  聚合物作为结构材料,强度和韧性是重要的相互制约的力学性能指标,塑料增韧一直是材料工业化应用的重要课题和应用研究的热点。广泛应用的塑料增韧方法是通过添加各种弹性体作为增韧剂,来大幅度提高塑料基体的韧性。但是上述传统的增韧方法虽然可以让材料的冲击韧性成倍增长,但由于增韧改性剂具有较低的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给塑料的应用带来固有缺陷,如材料的刚度、强度、热变形温度大幅度降低。虽然应用高模量的填料改性聚合物可以有效地提高刚度、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但是材料的韧性却大幅度下降。因此如何同时增强、增韧,并取得强韧化效应,关系到是否能扩展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在众多弹性体改性剂中,具有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CR)由于具有核层弹性体粒径可控,壳层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好,并且在共混过程中易于分散的优点,添加少量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就可以显著提高塑料如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材料的韧性。采用种子乳液连续聚合法和预溶胀法聚合法,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的窄分布粒径 (60nm-400 nm) 的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 (ACR) ,根据不同的塑料增韧需要,壳层组分可以改变,保持其加工稳定性。

  所属领域:材料

  项目成熟度: 小试

  应用前景:

  塑料现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技术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在聚碳酸酯中只需加入2份 (质量分数) 核壳结构的改性剂,就可以使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到纯聚碳酸酯塑料的3倍,获得了显著的增韧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方式: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专利 (实施) 许可。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