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27544]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日用化学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中试

交易方式: 合作开发

联系人:李 刚

所在地:上海上海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

  利用丰富的、开再生的玉米秸秆、麦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世界生物能源产业的前沿技术领域,是未来替代石油能源的主要技术路线。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可以高效率进行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代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成本严重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秸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大量废水排放、纤维素酶成本等环节上。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炼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序。其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放,新鲜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方法脱除预处理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技术则通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体含量达40%以上的纤维素底物进行同步糖化与发酵生产乙醇,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比,电耗可以降低80%以上,纤维素酶用量大幅降低。整个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8% (v/v) 的高浓度乙醇发酵液,纤维素转化率可达75%以上。本技术的采用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或环境成本,为即将商业化运作的燃料乙醇工厂中的技改提供技术储备。

  ●所属领域:生物、能源

  ●项目成熟度:多项中试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产业化应用

  ●应用前景:

  作为汽油替代的燃料乙醇产品,我国已有九个省市使用掺混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多年,产品市场成熟且容量巨大。由于目前国家政策禁令,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已经不再有任何发展空间。因此,用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将来最重要的技术路线。今明两年美国和欧洲的数套十万吨级的秸秆燃料乙醇已经或即将运行。本项目所述各项技术已与中石油等公司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并正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产业化示范。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本项目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专利包括ZL200810204496.9、ZL200910047148.X、ZL200910051208.5、ZL200910051212.1、CN101824436A、CN102010882A、CN102191279、2012105127.9.、201210508962.9.、201220655475.0。

  ●合作方式:

  技术合作开发或转让均可。

  项目简介:

  利用丰富的、开再生的玉米秸秆、麦秆、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当前世界生物能源产业的前沿技术领域,是未来替代石油能源的主要技术路线。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可以高效率进行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代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成本严重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秸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大量废水排放、纤维素酶成本等环节上。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炼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序。其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放,新鲜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方法脱除预处理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技术则通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体含量达40%以上的纤维素底物进行同步糖化与发酵生产乙醇,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比,电耗可以降低80%以上,纤维素酶用量大幅降低。整个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8% (v/v) 的高浓度乙醇发酵液,纤维素转化率可达75%以上。本技术的采用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成本或环境成本,为即将商业化运作的燃料乙醇工厂中的技改提供技术储备。

  ●所属领域:生物、能源

  ●项目成熟度:多项中试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产业化应用

  ●应用前景:

  作为汽油替代的燃料乙醇产品,我国已有九个省市使用掺混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多年,产品市场成熟且容量巨大。由于目前国家政策禁令,粮食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已经不再有任何发展空间。因此,用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将来最重要的技术路线。今明两年美国和欧洲的数套十万吨级的秸秆燃料乙醇已经或即将运行。本项目所述各项技术已与中石油等公司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并正在河南、山东等地进行产业化示范。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本项目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专利包括ZL200810204496.9、ZL200910047148.X、ZL200910051208.5、ZL200910051212.1、CN101824436A、CN102010882A、CN102191279、2012105127.9.、201210508962.9.、201220655475.0。

  ●合作方式:

  技术合作开发或转让均可。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