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杨彪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低碳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塑料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多国颁布法令限制日常生活中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0年底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2022 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2月22日海南省率先宣布,2020年12月1日起,全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随着对塑料环境友好性要求的日益提高,生物降解材料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会。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生物基来源的可生物降解聚酯,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工业化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生物降解材料之一。但消费量和应用领域仍远逊于通用塑料。原因是聚乳酸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与大多数脂肪族聚酯一样,聚乳酸结晶能力弱,结晶速率慢、结晶度低,对加工条件适应性不佳。主要采用注塑、流延等工艺成型,不易吹膜加工。此外,聚乳酸制品的脆性大、断裂伸长率低,尤其是耐热性差(一般使用温度不超过 60℃)不仅限制了聚乳酸在高耐热领域的应用,也成为困扰学界和业界多年的“卡脖子”问题。目前聚乳酸尚不能用于有耐热要求的外卖餐盒、生物医用材料、电器和汽车内饰等工程塑料领域。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共混和原位合成工艺加入特定成核剂,可有效调控聚乳酸的结晶行为,显著提高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可将聚乳酸的热变形温度由60℃提高到130℃以上,满足用作外卖耐热环保餐盒及工程塑料的要求。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