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杨登才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3D 打印先心病模型技术
成果简介:
在医学领域,3D 生物打印已经应用于医学模型制作、个性化医疗器械和生物打印等。而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5 ~ 20 万,但复杂的先心病手术往往需要进行演练,基于此,该项目通过 3D 打印技术得到的病患实体心脏精确地复制了具有疑难并发症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例如动脉异位、室间隔缺损、冠脉堵塞等,同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 3D 打印先心病模型的技术,可在医院进行试用。3D 打印所获得的数字化实体模型,提供了比医学影像资料更加详细的解剖学信息,医生可直接在此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及模拟,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精确化、个性化的新型思路和方法。同时,3D 心脏也可用于医学教学及科研,大大提高心血管临床前期的实践操作技能。
应用简介:
所处研发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 3D 打印先心病模型的技术,准备在医院进行试用。
适合应用领域:3D 打印所获得的数字化实体模型可以满足构建个性化的先心病病例模型的需求,应用于手术设计、操作演练和预后等方面,也可用于医学教学及科研,同时,此项技术也可扩展到先心病以外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数字化实体模型的制作,复制人体的骨骼来制作义肢等。
已有应用情况:3D 打印所获得的数字化实体模型已经应用于手术设计、操作演练和预后等方面,同时也用于医学教学及科研,提高心血管临床前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实验以获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科研数据。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预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作为辅助教具可帮助医学生和医师提升手术技能水平,作为手术规划用具可以帮助医生清楚直观了解结构性心脏病的病变情况,提升手术成功率。按照每年 10 万患者需要手术规划,每例1000 元则每年效益可达 1 亿元。
图例说明:①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术后三维重建模型 ②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术后 3d 打印模型 ③完全性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房间隔缺损先心病 3d 打印模型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