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平松
所在地:安徽淮南市
应用领域:
通过分析震波特征属性参数,结合波速、频率及波幅特征变化,进行矿ft、道路及桥梁等工程混凝土介质异常的位置识别与特征判定。
技术内容及特点:
混凝土构筑物在建设及生产使用中其表层、内部及接触带会产生各种变形、破坏及地质异常,严重影响混凝土体的安全使用。目前利用震波测试方法可对介质内部结构及异常进行探查与评价。相比较来说,震波探测方法较雷达测试方法抗干扰能力强,评价参数多样。本技术采用拟雷达式数据采集方式,通过改进震波单发单收装置为轮式连续滚动装置发收信号,实现对震波数据的速采、速显、速存,根据获得的连续剖面波场属性参数判断结构体内隐患状况。通过分析震波特征属性参数,结合波速、频率及波幅特征变化进行混凝土介质异常的位置识别与特征判定。
![]() |
![]() |
混凝土结构异常测试成果图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一发双收”轮式探头进行超声波数据发射和接收,并根据滚动条件完成距离测量。其中发射可按距离、时间或手动等多种条件触发,两个接收通道的超声换能器频率可为10KHz~100KHz。发射和接收探头的结构可有不同类型。其主体为紧凑不可拆解式和分体式探头。紧凑式探头的收发距固定,宜选择 10-20cm。
(2)震波数据采集时,快速反射测试的偏移距宜选择 0.2-1.0m,道间距 0.2m 左右, 移动步距 0.2m 左右。现场经过试验后宜选取采样间隔 5-50us,采样点数 512,超前采样点数 32,采样通频带为 3000Hz 低通。
我国混凝土结构建设量增大,其维护检测工程将会越来越多。本技术具有快速、抗干扰性好等特点,在隧道壁、井筒壁、桥梁及房屋建筑等混凝土工程检测意义重大,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