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17466]快速泥水分离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建筑结构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魏兴华

所在地:广东深圳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基于少动力和少絮凝剂的理念,利用斜板沉淀原理研发了快速泥水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1设置在水槽内部的消能箱、2斜板沉淀装置、3排泥装置、4排水装置、5 设置在水槽尾端的絮凝剂自动添加装置。整个系统尺寸为标准集装箱尺寸便于运输和重复利用,依靠重力脱水技术,实现将悬移质粘粒与水快速分开,使得尾水中的固体含量降至0.2%以下,尾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一级A指标,可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利用上一级处理系统的余能将泥浆输送至进浆口,然后通过水流动力和重力使得固液分离,固体颗粒沉降至排泥系统,通过螺旋排泥设备排出,变频马达功率为3730W,余泥含水率为80%。必要时,可通过泥浆泵(功率约为11kW)将余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至40-60%。清水通过上部的排水系统自流排出。絮凝剂自动添加装置为装配式结构, 由絮凝罐、调节阀门和流量计组成,利用絮凝罐内与出口处的压差使得絮凝剂混合液自流至消能箱。除了排泥装置外,不需要动力,节省了能源。

与广东华泱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两台样机已成功应用于东莞清溪水河道底泥处置

项目。近两年的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处理效率是传统沉淀塔的 3 倍或以上,整套系统售

价约 50-60 万元。

絮凝剂自动加注系统调节阀

沉淀 装置 凹槽 水口


进浆管道

a


流量计



排泥装置


排水缓冲部


1 快速泥水分离系统剖面图


2 快速泥水分离系统样机






3 快速泥水分离系统俯视图

技术创新

少动力、少絮凝剂、快速高效化、无害化、零排放目标于一体。

专利情况

申请 202010896968.2

市场前景及应用领域

可广泛应用于地铁渣土、隧道渣土、建筑基坑渣土及泥浆、河道湖泊底泥处理系统中粘粒部分的固液分离,实现快速化、生态化处理。


基于少动力和少絮凝剂的理念,利用斜板沉淀原理研发了快速泥水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1设置在水槽内部的消能箱、2斜板沉淀装置、3排泥装置、4排水装置、5 设置在水槽尾端的絮凝剂自动添加装置。整个系统尺寸为标准集装箱尺寸便于运输和重复利用,依靠重力脱水技术,实现将悬移质粘粒与水快速分开,使得尾水中的固体含量降至0.2%以下,尾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一级A指标,可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利用上一级处理系统的余能将泥浆输送至进浆口,然后通过水流动力和重力使得固液分离,固体颗粒沉降至排泥系统,通过螺旋排泥设备排出,变频马达功率为3730W,余泥含水率为80%。必要时,可通过泥浆泵(功率约为11kW)将余泥泵送至压滤机脱水至40-60%。清水通过上部的排水系统自流排出。絮凝剂自动添加装置为装配式结构, 由絮凝罐、调节阀门和流量计组成,利用絮凝罐内与出口处的压差使得絮凝剂混合液自流至消能箱。除了排泥装置外,不需要动力,节省了能源。

与广东华泱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的两台样机已成功应用于东莞清溪水河道底泥处置

项目。近两年的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处理效率是传统沉淀塔的 3 倍或以上,整套系统售

价约 50-60 万元。

絮凝剂自动加注系统调节阀

沉淀 装置 凹槽 水口


进浆管道

a


流量计



排泥装置


排水缓冲部


1 快速泥水分离系统剖面图


2 快速泥水分离系统样机






3 快速泥水分离系统俯视图

技术创新

少动力、少絮凝剂、快速高效化、无害化、零排放目标于一体。

专利情况

申请 202010896968.2

市场前景及应用领域

可广泛应用于地铁渣土、隧道渣土、建筑基坑渣土及泥浆、河道湖泊底泥处理系统中粘粒部分的固液分离,实现快速化、生态化处理。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