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16727]智能假肢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生物医用材料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可规模生产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姚卫浩部长

所在地:北京北京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简介

针对下肢残障人士恢复运动能力的需要,项目团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首次提出并实现具有柔性可控关节和分段平脚的智能动力假肢,并研制出目前国际上重量最轻的动力小腿假肢。研发团队提出基于本体感觉的多层控制机制,实现智能小腿假肢的流畅运动和对复杂地形的自主适应,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人体电容信号实现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的方法,为人与假肢融合控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

二:应用范围

研制的智能动力小腿假肢 PKU-RoboTPro为目前国际上同类主动假肢重量最轻(1.3kg),并实现对复杂地形的自主适应,更适合残疾人日常实际使用。其踝关节的运动范围是跖屈 30°到背屈 20°。目前该款假肢已完成超过 300 人次的残疾人穿戴实验,相关产业化产品已投放市场,进入实用阶段。

三:项目阶段
研发团队研制出具有踝、趾关节的智能动力小腿假肢PANTOE。该款小腿假肢重 1.47kg,具有踝和脚趾两个可控关节,由两个串联柔性驱动器分别进行控制。踝关节运动范围为跖屈30°到背屈20°,脚趾关节的运动范围是背屈 0°到 90°。

四: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已通过审核得以授权。

五:合作方式

产品销售。


一:项目简介

针对下肢残障人士恢复运动能力的需要,项目团队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首次提出并实现具有柔性可控关节和分段平脚的智能动力假肢,并研制出目前国际上重量最轻的动力小腿假肢。研发团队提出基于本体感觉的多层控制机制,实现智能小腿假肢的流畅运动和对复杂地形的自主适应,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人体电容信号实现下肢运动意图识别的方法,为人与假肢融合控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

二:应用范围

研制的智能动力小腿假肢 PKU-RoboTPro为目前国际上同类主动假肢重量最轻(1.3kg),并实现对复杂地形的自主适应,更适合残疾人日常实际使用。其踝关节的运动范围是跖屈 30°到背屈 20°。目前该款假肢已完成超过 300 人次的残疾人穿戴实验,相关产业化产品已投放市场,进入实用阶段。

三:项目阶段
研发团队研制出具有踝、趾关节的智能动力小腿假肢PANTOE。该款小腿假肢重 1.47kg,具有踝和脚趾两个可控关节,由两个串联柔性驱动器分别进行控制。踝关节运动范围为跖屈30°到背屈20°,脚趾关节的运动范围是背屈 0°到 90°。

四: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已通过审核得以授权。

五:合作方式

产品销售。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