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红壤极度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
从1992年开始对中亚热带典型的花岗岩严重侵蚀红壤区长汀县河田镇的极度侵蚀退化系统生态恢复问题进行了为期10余年的研究。从植被多样性、土壤肥力、能量利用、营养元素循环、碳吸存、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极度侵蚀退化生态系统采取种草促林、植灌促林、栽阔促林和封禁管理4种生态恢复措施近20年后的变化,并结合植被覆盖、水土流失、林木生长过程、土壤肥力、能量利用状况和营养元素循环的变化过程,深入分析了极度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和部分恢复机理,探讨了花岗岩红壤极度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碳吸存效益。
目前已筛选出诸如种草促林、植灌促林、栽阔促林、封禁管理等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模式,并已得到一定的推广。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在全国性学会或中科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如《生态学报》、《土壤学报》、《水土保持学报》、《山地学报》、《林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
合作方式:科研合作、推广应用合作。
要求:合作单位需提供一定的科研协作经费或推广应用经费。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