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二代优树选择技术。
青海云杉为我国特有树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和水源涵养林树种,在祁连山、贺兰山、西倾山地森林草原气候常形成演替顶极群落。分布面积广而稳定,为山地暗针叶林带最主要的组成树种。青海云杉疏密度大,蓄积量高,木材质量较好,是我省主要的建筑用材,也是林区人工更新的目的树木。从青海云杉的自然生长情况来看,种类多,良莠差异大,其中有些生长缓慢,林木尖削度大、干形不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种源的遗传品质低劣。选择可积累有利基因的频率,改变林木群体的遗传结构,提高林木群体的遗传水平,实现对林木群体多层次变异的综合利用。优树选择就是从基本群体内,根据选种目标,按表型精选单株,并从中选的单株上分别采集种子或穗条进行繁殖,通过鉴定比较,评选遗传品质优良的单株,建立采穗圃或种子园,作为良种繁育的基地。优树选择充分利用了树木多年生特性,受环境因素干扰小,育种效果好。因此,对青海云杉进行科学选种,选出速生、丰产、优质的优良类型和单株,建立种子园,开展林木选种和良种繁育工作,是我省林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1974年在原青海省农林局领导下,由青海省农科院组织了青海云杉单株选优,参加的单位有省林业局、省林研所、黄南州麦秀林场、大通县东峡林场、互助县北山林场、乐都下北山林场和湟中县上五庄林场。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共选出青海云杉优良单株62株,其中东峡林场在青海云杉长势较好的鹞子沟纯林中单独选出青海云杉优良单株50株。青海省东峡林场于1977年利用这些优树在通过嫁接成功营建青海云杉第1代无性系种子园。2003年以该无性系种子园为原始材料,从19个无性系中选择生长较好的13个无性系分别采穗嫁接,每个无性系培育30-50个分生株,建立了青海云杉1.5代无性系种子园。青海云杉第1代无性系种子园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后于2015年建立了青海云杉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为有关国营林场建立青海云杉种子园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更好的落实“种子生产基础化、采种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造林用种良种化” 的方针,培育出速生、优质、丰产的青海云杉人工林。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