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17356]Ti(C,N)基金属陶瓷与钢的无外压扩散连接方法

交易价格: 5 万元

所属行业: 电焊

类型: 发明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1310107983.4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联系人: 葛先生

进入空间

所在地:四川成都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项目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C,N)基金属陶瓷与钢的无外压扩散连接方法(专利号201310107983.4),其特征是将钢放入孔隙度为75~90%的多孔隙金属陶瓷生坯的中部空腔中,一起进行液相烧结;在1300℃~1440℃高温烧结过程中生坯的孔隙尺寸减小数量减少,烧结体中的孔隙度为30~50%;继续升高温度到1450℃~1600℃使钢熔化,钢液体扩散到金属陶瓷中并填充到金属陶瓷内部的连续孔隙中,二者之间形成冶金结合具有高的结合强度。本发明具有烧结与扩散连接结合、无外压,工艺简单;钢金属相的分布从金属陶瓷内部贯穿到碳钢中,扩散充分、残余应力低,结合强度高的优点。

  项目核心创新点:(1) 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的液相烧结及其与钢之间的扩散连接过程相结合,而且扩散连接无需外加压力或活性中间层,工艺过程简单。(2) 金属陶瓷与碳钢的扩散连接过程中,金属陶瓷为多孔结构,碳钢为液相。一方面钢与金属陶瓷之间发生元素扩散,另一方面钢会填充金属陶瓷内部的连续孔隙,因此钢金属相的分布从金属陶瓷内部贯穿到碳钢中,二者之间形成冶金结合具有高的结合强度。(3) 金属陶瓷与与碳钢的扩散连接过程在高温真空下进行,扩散时间充分,有利于接头形成;扩散连接完成后的冷却速度缓慢,热残余应力低,因此结合强度高。

  项目详细用途:制造复合材料、耐磨零件,焊接新技术。

  预期效益说明:提高生产效率

  项目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C,N)基金属陶瓷与钢的无外压扩散连接方法(专利号201310107983.4),其特征是将钢放入孔隙度为75~90%的多孔隙金属陶瓷生坯的中部空腔中,一起进行液相烧结;在1300℃~1440℃高温烧结过程中生坯的孔隙尺寸减小数量减少,烧结体中的孔隙度为30~50%;继续升高温度到1450℃~1600℃使钢熔化,钢液体扩散到金属陶瓷中并填充到金属陶瓷内部的连续孔隙中,二者之间形成冶金结合具有高的结合强度。本发明具有烧结与扩散连接结合、无外压,工艺简单;钢金属相的分布从金属陶瓷内部贯穿到碳钢中,扩散充分、残余应力低,结合强度高的优点。

  项目核心创新点:(1) Ti(C,N)基金属陶瓷基体的液相烧结及其与钢之间的扩散连接过程相结合,而且扩散连接无需外加压力或活性中间层,工艺过程简单。(2) 金属陶瓷与碳钢的扩散连接过程中,金属陶瓷为多孔结构,碳钢为液相。一方面钢与金属陶瓷之间发生元素扩散,另一方面钢会填充金属陶瓷内部的连续孔隙,因此钢金属相的分布从金属陶瓷内部贯穿到碳钢中,二者之间形成冶金结合具有高的结合强度。(3) 金属陶瓷与与碳钢的扩散连接过程在高温真空下进行,扩散时间充分,有利于接头形成;扩散连接完成后的冷却速度缓慢,热残余应力低,因此结合强度高。

  项目详细用途:制造复合材料、耐磨零件,焊接新技术。

  预期效益说明:提高生产效率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