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生产方法,是在硫酸法整体工艺路线上进行结构性改进得到的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对纯净的偏钛酸进行打浆分散、湿磨分级、预包膜处理,经煅烧后再次进行打浆分散,以此再进行二次硅铝包膜,并干燥、气流粉碎后即可得商品钛白。本发明还对预包膜、二次包膜以及煅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优的参数配合,由此得到一种从白度、亮度、蓝相色光谱特征值、消色力、吸油量等性能都优于传统钛白的生产工艺。本发明工艺突破传统思想,并且产品质量优异,适于在本领域内广泛推广应用。
项目核心创新点:盐处理过程中预包膜,打浆分散后再包膜。
项目详细用途:明显提高钛白耐候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硫酸法整体工艺路线上进行结构性改进的新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对纯净的偏钛酸进行预包膜处理,硅铝膜或锆铝膜阻碍了偏钛酸颗粒的聚集长大,使得大部分颗粒尺寸保持在初级粒子大小,尺寸基本变化不大,颗粒的小尺寸效应,使得光学性能越好,预包膜后的偏钛酸经煅烧后再次进行打浆分散,以此再进行二次硅铝或锆铝包膜,并气流粉碎后即可得商品钛白。此外,本发明中煅烧时每一段的温度和时间都是在比较窄的特定范围,这种煅烧是为了降低TiO2颗粒包膜层气孔大小和气孔率,从而提高钛白粉颜料性能。另外,申请人分别对预包膜、二次包膜以及煅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优的参数配合,如包膜温度控制、pH、包膜时间等,确定了最优的煅烧方式和温度,由此得到一种从白度、亮度、蓝相光谱特征值、消色力、吸油量等性能都优于传统钛白的生产工艺,如消色力可达到2565、蓝相光谱特征值可达到4.8、亮度可达到107.02、白度可达到98.05、吸油量可达到18.8ml/100g 。本发明工艺突破传统思想,并且产品质量优异,适于在本领域内广泛推广应用。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