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为一种最新、最高热效率的扭矩控制反冲程内燃机。
研发目的:可解决现有曲轴连杆式发动机的诸多弊端,如:耗能高、震动大、扭矩输出不平稳及冲击损耗大、造价高等缺点。
技术基本原理:本机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可兼容柴油压燃点火模式(而且活塞即时变换冲程响应度高)。
本机优点有低震动、耗能低等优点:可完全解决曲轴式发动机活塞与缸套之间交变侧压及活塞作用在曲轴颈上的“死点”冲击作用等动力平衡问题。可有效规避、降低一次震动、二次震动。发动机扭矩输出、转速波动小、会很平稳。
将四个缸(及4的整数倍)分为两组。当一组开始做功时:高压高温混合气推动活塞、齿条向下运行,齿条推动齿轮旋转做功,齿轮与齿轮轴带动单向离合器在做功区段传动,单向离合器负责做功、输出扭矩;当下一缸开始做功时,本组离合器失效、反转。下一组离合器发生作用···原理等同于上组。不同的是,一组是轴接飞轮,一组是齿接飞轮。(作业流程详见文库《一种新型齿轮齿条发动机的结构及其机理分析》)
理论依据:《热机三定律》
发动机最大热效率定律》:发动机对外做功时,节气门开度不变,在负载压制下转速下降,燃料热能转化的机械能与热能之比=实际析出机械能与总机械能之比时,发动机热效率最大。
发动机最大扭矩定律》:发动机对外做功时,随转速上升,节气门开度的升率、升幅=热效率的降率、降幅时,扭矩最大。
发动机最大功率定律》:发动机对外做功时,扭矩的降率、降幅=转速的升率、升幅时,功率最大。
技术优势及市场前景:理论上最大热效率可达到70%。发动机实际热效率受技术条件限制而有下降。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