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04211]一种连续刚构桥二次张拉装置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建筑材料

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专利所属地:中国

专利号:201420039161.7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联系人: 南昌大学科技园

进入空间

所在地:江西南昌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一种二次张拉的设置方式,主要是在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的不确定性,做好预备措施设计,预留备用预应力孔道,在成桥一定年限跨中下挠较大时对其进行二次张拉,使得桥梁跨中挠度恢复到原设计水平。

  二次张拉设置主要是在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的不确定性,做好预备措施设计,预留备用预应力孔道,在成桥一定年限跨中下挠较大时对其进行二次张拉,使得桥梁跨中挠度恢复到原设计水平。从三方面进行确定:

  (1)通过单根张拉跨中底板束引起的位移研究可知,在距跨中4~6个悬浇段处张拉底板束所引起的跨中位移最大,跨径越大,锚固端距跨中距离也越大,一般位于距跨中八分之一跨位置。所以在该处进行二次张拉对控制跨中下挠的效率最高。其原因是因为当底板束穿过的悬浇段越多,影响范围就越大,但是预应力损失也相应越大;当底板束穿过的悬浇段越少,预应力损失也就越少,但是影响范围就相应越小。

  (2)当张拉量越大,其恢复下挠效果越好;但是由于张拉量的增大,底板压应力将会超出设计值。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当二次张拉量与原设计中跨底板束用量达36%以上时,底板压应力都将大于规范所给出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压应力过大。所以从保证底板压应力的角度出发,二次张拉量应控制在30%以内,具体数值应参考具体设计桥梁底板压应力大小来决定。

  (3)二次张拉底板后期束时间越晚,相应的预应力钢束引起的位移总量会越小,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预应力钢束引起的位移减小量越来越小,且总变化量不大,所以二次张拉底板后期束时间对跨中下挠影响并不大,主要考虑底板最大压应力影响。在保证底板最大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底板后期束可以尽早进行二次张拉。

  具体设置方式应在距跨中4~6个悬浇段处张拉底板后期束,张拉量控制在30%以内,具体数值应参考具体设计桥梁底板压应力大小,保证张拉时底板压应力在设计规范允许值范围内,张拉时间定于成桥一年之后,保证结构底板最大压应力满足相关规范,按照正规工艺要求进行二次张拉。按照以上措施进行二次张拉,将有效的改善大跨度桥梁的跨中下挠问题。

  一种二次张拉的设置方式,主要是在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的不确定性,做好预备措施设计,预留备用预应力孔道,在成桥一定年限跨中下挠较大时对其进行二次张拉,使得桥梁跨中挠度恢复到原设计水平。

  二次张拉设置主要是在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的不确定性,做好预备措施设计,预留备用预应力孔道,在成桥一定年限跨中下挠较大时对其进行二次张拉,使得桥梁跨中挠度恢复到原设计水平。从三方面进行确定:

  (1)通过单根张拉跨中底板束引起的位移研究可知,在距跨中4~6个悬浇段处张拉底板束所引起的跨中位移最大,跨径越大,锚固端距跨中距离也越大,一般位于距跨中八分之一跨位置。所以在该处进行二次张拉对控制跨中下挠的效率最高。其原因是因为当底板束穿过的悬浇段越多,影响范围就越大,但是预应力损失也相应越大;当底板束穿过的悬浇段越少,预应力损失也就越少,但是影响范围就相应越小。

  (2)当张拉量越大,其恢复下挠效果越好;但是由于张拉量的增大,底板压应力将会超出设计值。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当二次张拉量与原设计中跨底板束用量达36%以上时,底板压应力都将大于规范所给出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压应力过大。所以从保证底板压应力的角度出发,二次张拉量应控制在30%以内,具体数值应参考具体设计桥梁底板压应力大小来决定。

  (3)二次张拉底板后期束时间越晚,相应的预应力钢束引起的位移总量会越小,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预应力钢束引起的位移减小量越来越小,且总变化量不大,所以二次张拉底板后期束时间对跨中下挠影响并不大,主要考虑底板最大压应力影响。在保证底板最大压应力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底板后期束可以尽早进行二次张拉。

  具体设置方式应在距跨中4~6个悬浇段处张拉底板后期束,张拉量控制在30%以内,具体数值应参考具体设计桥梁底板压应力大小,保证张拉时底板压应力在设计规范允许值范围内,张拉时间定于成桥一年之后,保证结构底板最大压应力满足相关规范,按照正规工艺要求进行二次张拉。按照以上措施进行二次张拉,将有效的改善大跨度桥梁的跨中下挠问题。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