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固化球泡灯原理说明
自发明了LED照明光源以来,球泡灯的制作是行业最难攻克的技术难关。因为LED作为光源的特性,使得体积小光效高的LED球泡灯难以解决散热问题,出现了光型受到制约、光衰减加速、寿命缩短等缺陷。
传统散热技术下LED球泡灯的技术局限一般LED球泡灯依靠传统的铝翅片或塑包铝或导热塑料等来解决散热问题,而用铝翅片等散热的球泡灯多数只有约180度或多一点的发光角度,其余的光被散热件遮挡形成暗区。其光型与白炽灯的360度立体球形光难以比拟。特别是很多灯具的球泡灯是采用向上安装的方式,使得照明下方出现大面积暗区,只能靠墙体反射照亮下方区域,实用性大打折扣。
传统散热的结构为通道式的散热形式,要想降低LED芯片的结温,必须要做好从晶片到散热片表面这一导热通道。但是各种材料的结合又产生了很多热阻,使得这个通道的导热性能受限。改善这些连接通道的导热性则制造成本必然升高,且效果并不明显。有些LED球泡灯也试图采用发光柱的形式来实现立体光型,这样的设计缩小了热沉区的体积,又导致导热通道的狭窄,虽然实现了立体光型,但其芯片结温很高,整灯光衰减过快,违背了LED节能长寿命的实用价值。
液冷固化球泡灯的技术特点
为了使LED球泡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光效,长寿命,大角度发光等实用价值的特性要求,本公司基于LED光源的制造经验,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成功研发出LED液体固化专利技术,解决了LED球泡灯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材质比重(25℃)是0.965-0.975,折射率(25℃)是1.390-1.410,并具有高电阻绝缘性能,以及具有散热性能良好、热膨胀系数小、耐老化的特性。因此,本发明的LED灯具的制造方法,可以保证LED防潮防震、高导热且透光,大大延长了LED的使用寿命。利用灯壳内部填充专用液体后再固化,使LED球泡灯可以发出和传统白炽灯一样光型,并完美解决了LED发光芯片的散热问题,使得整灯寿命更长,真正体现了LED球泡灯的光型立体感,外型美观,光效高(每瓦达到120lm)光衰缓慢等特点。
利用液体灌装再固化技术,液体无缝隙的填满灯体内部所有空间,使得散热通道宽广且直接,不存在热通道的接触面不均问题。LED整体浸泡在液体内部,固化完成后全方位的向所有的灯罩表面传导热量并与空气对流散热。经壳表面冷却后的分子会再次参与热交换,再把灯体内部金属基板附近的热量快速传递到灯壳表面温度较低的位置,加速完成热的循环。这一物理的对流运动过程,无需耗费电能,只要LED灯泡开始工作这一循环就会不断重复,从而保证LED的芯片结温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保证了LED发光芯片的使用寿命。
基于热传导“同材质固体比液体热的传导快”的原理和不断跟相似产品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导热性能优于目前市场上的“液冷球泡灯”,而且不用担心有液体会泄漏。
本发明加工成本低,操作简单,利于大批量自动化生产。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