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01304]新能源发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交易价格: 面议

所属行业: 其他新能源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通过小试

交易方式: 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 技术入股

联系人: 济南大学

进入空间

所在地:山东济南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新能源发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广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同时,据粗略估计,我国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7%,有着巨大的节能空间。专家表示,让建筑和太阳能融合起来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现阶段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
(1)光热建筑一体化,现阶段大量服务于群众日常生活的太阳能热水器、采暖器等,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加以利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水系统总保有量达到1.45亿平方米。按普通煤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相当于节省了225亿元;按商业用电的市场平均价格来计算,相当于节省了560亿元。同时1.45亿平方米的集热面积,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451万吨。
(2)光伏建筑一体化,即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安装多种光伏发电产品,所产生的电能或供自身使用或并网输送。2009年,我国新增了160兆瓦以上的光伏系统安装容量,累计安装超过300兆瓦。与2008年40兆瓦光伏系统安装量相比,2009年新增安装量增长了4倍。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的实施,2010年光伏安装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该产品借助国网技术学院的风光储实验室建设储备了足够的技术资源,已形成产品系列。
(1)所开发的WPES-200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于一体的科研与实训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国网技术学院;
(2)所开发的低电压穿越控制和保护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张北国家风电实验基地,系统能控制产生18阶电压跌落,为世界首创。
技术特点
在新能源一体化方面有成熟的系统集成经验;
能够提供并网、离网、并离网等多种运行模式;
在微型逆变器、无线通信设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方面有自主产品;
与济南建安集团、英利集团、联能科技组成了产业联盟,能够全面应对系统的生产、安装;
能够提供丰富的编程和数据接口,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方便开展各种控制算法的实验。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测
发达国家的应用经验表明,在城市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的效果是很好的,特别是光伏与建筑相结合,可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也不占用土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说明在城市发展光伏建筑很有价值。我国的光伏发电发展水平总体还处于示范起步阶段,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开展城市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和逐步推广利用的一些项目。鉴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相信今后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推广。因此本产品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新能源发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我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推广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同时,据粗略估计,我国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27%,有着巨大的节能空间。专家表示,让建筑和太阳能融合起来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现阶段主要有两种体现形式:
(1)光热建筑一体化,现阶段大量服务于群众日常生活的太阳能热水器、采暖器等,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加以利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水系统总保有量达到1.45亿平方米。按普通煤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相当于节省了225亿元;按商业用电的市场平均价格来计算,相当于节省了560亿元。同时1.45亿平方米的集热面积,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451万吨。
(2)光伏建筑一体化,即将太阳能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安装多种光伏发电产品,所产生的电能或供自身使用或并网输送。2009年,我国新增了160兆瓦以上的光伏系统安装容量,累计安装超过300兆瓦。与2008年40兆瓦光伏系统安装量相比,2009年新增安装量增长了4倍。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的实施,2010年光伏安装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该产品借助国网技术学院的风光储实验室建设储备了足够的技术资源,已形成产品系列。
(1)所开发的WPES-200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于一体的科研与实训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国网技术学院;
(2)所开发的低电压穿越控制和保护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张北国家风电实验基地,系统能控制产生18阶电压跌落,为世界首创。
技术特点
在新能源一体化方面有成熟的系统集成经验;
能够提供并网、离网、并离网等多种运行模式;
在微型逆变器、无线通信设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方面有自主产品;
与济南建安集团、英利集团、联能科技组成了产业联盟,能够全面应对系统的生产、安装;
能够提供丰富的编程和数据接口,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方便开展各种控制算法的实验。
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测
发达国家的应用经验表明,在城市发展光伏并网发电的效果是很好的,特别是光伏与建筑相结合,可降低系统成本,同时也不占用土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说明在城市发展光伏建筑很有价值。我国的光伏发电发展水平总体还处于示范起步阶段,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在开展城市太阳能并网发电示范和逐步推广利用的一些项目。鉴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相信今后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推广。因此本产品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推荐服务:

Copyright © 2016    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区域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30382号-1

主办单位: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省技术转移中心科易网